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敦煌壁畫告訴你:古人這樣過重陽
2016年10月9日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去年重陽節前夕,敦煌研究院披露了十余幅敦煌壁畫中涉及古代“重陽”的傳統民俗場景,內容包括古人在寺院進行重陽節俗活動,酒肆里歡聚玩樂、載歌載舞,吃重陽糕,出游、登高,野餐、野游,闔家團圓、敬老等,首次對外呈現了古人如何慶祝這一傳統節日。
從創立之初,就將敦煌文化作為重要文化基因的[皇錦EMPEROR],在今天九月九重陽之日,為大家生動呈現這些敦煌文化之美。
寺院小聚:莫高窟第61窟五臺山全圖
跟咱現在慶祝國慶、中秋假期一樣,吃喝玩樂也是古時重陽節的主題。在古代,人們喜歡去寺院進行重陽節活動,在風景名勝之地修建的寺院中,吹吹風、賞賞菊,可謂愜意之極。
把酒言歡、宴飲俗舞:莫高窟第98窟(五代)
重陽節,九月初九,正當秋高氣爽。秋日菊花盛開,古人又大多嗜酒,于是在重陽節斟一杯菊花酒也是古人的心頭大愛。酒足飯飽之后,更要載歌載舞。
從五代開始,重陽節就有吃重陽糕(也稱“花糕”)的習俗,人們把重陽糕制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制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
合家拜佛:莫高窟第323窟(初唐) 中國佛教史跡畫之僧俗迎石佛入通玄寺
好容易過個節,除了和朋友相聚,第一要義當然是陪伴家人,古人也一樣,重陽節也是家庭團聚的好日子。
有信仰的中國古人,家庭團聚時會選擇集體頂禮膜拜。在莫高窟第323窟南壁的佛教史跡畫中,保留有一家老少四口前往江邊瞻禮佛像的有趣畫面,這其實也是一幅家庭出游圖。畫面中奶奶和孫子一起坐在水牛背上,奶奶和主婦手持花朵預備供佛,饒有趣味。
登高望遠
登頂登高是古人必須遵守的重陽節習俗。而古人登高,并不僅限于登山,寺廟、亭臺水榭,都是常去之處。趁秋高氣爽,占領一處高地,仰天長嘯舒一舒胸臆。
登天梯:莫高窟第454窟
除此之外,古代人還有另一種登高方式——登天梯!
比如莫高窟壁畫中有牛頭山圖,是佛教自印度經于闐東傳中國的縮影之一。莫高窟第454窟牛頭山圣跡圖中就有登天梯的畫面,天梯巧妙的穿過牛頭,攀登天梯的人顯的極為渺小,畫師繪制通過大小對比,凸顯出牛頭龐大的體量感。牛頭山據說就在今天新疆的和田綠洲西南部。
古代風行著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
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茱萸香味濃,有驅蟲祛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孝敬老人:莫高窟第296窟(北周) 《福田經變》之疫病治療
在古代,重陽節不僅僅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也已經衍化出敬老的意涵。佛教具有重視慈善、護生的社會實踐傳統。早在南北朝時期,政府就已依托寺院系統開辦安養院,扶住鰥寡孤獨。從古至今,重陽節還是有敬老、祛病之意味,鼓勵人們贍養老人、病人。
在北周時期的莫高窟第296窟的《福田經變》中就保留有鼓勵人們贍養老人、病人的珍貴畫面。
游子懷鄉
重陽節正值秋天,飲一杯菊花酒,看著空中明月,秋風寒涼,萬物蕭索,在外游子不經意便會思念起故鄉。所以古時重陽節也是游子思鄉的日子。
編輯:陳佳
關鍵詞:敦煌壁畫 告訴你 古人這樣過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