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海外中華古籍踏上數字回歸路

2016年09月13日 10:43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存藏于海外的典籍是中華璀璨文化的重要見證,是厘清中華文明發展脈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007年以來,在“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大框架下,國家圖書館負責與海外藏書機構合作,制訂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海外古籍調查工作,并促進海外中華古籍以數字化方式回歸。

啟動海外古籍調查

2015年4月,國家圖書館館員劉明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美國,他此行的任務是為埃默里大學神學院的5000冊中文書籍編目,為期3個月。苦等多年之后,淹沒在西文書庫里的中文古籍終于迎來了“知己”。“第一感覺是它們很孤獨、很凄涼。”劉明至今難忘與那批古籍初次見面的場景。這也使他更加堅定信心,讓這批古籍為世人所見、所用。

劉明進行的編目工作是我國開展海外古籍保護計劃的一部分。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此后國家圖書館陸續與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展開合作,對存藏中華古籍進行調查。2014年,國家圖書館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啟動“海外中華古籍調查暨數字化合作項目”,以進一步摸清海外中華古籍存藏情況,并將珍貴古籍進行數字化回歸。

“史在他邦,文歸海外。”這是鄭振鐸先生多年前對于中華古籍流失海外的感慨。“流傳海外的珍貴典籍,有的出自文化交流、贈送、交換、販售,有的則是被掠奪、偷運,或是非法交易、走私等。據估計,海外中華古籍收藏數量超過300萬冊件。”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介紹。

調查中華古籍在世界各地的存藏狀況是推動海外中華古籍數字化合作的前提。2015年3月,北美東亞圖書館年會召開。張志清在大會上介紹了“海外中華古籍調查暨數字化合作項目”,得到了北美圖書館界的積極響應。

埃默里大學圖書館館員王國華在得知這一信息后很是興奮,因為她知道,在該大學神學院的書庫里有一批中國古籍尚未編目。這批書籍約在20世紀初由美國傳教士從中國帶回,以了解中國國情。1980年,這批古籍由美國宗教機構贈與埃默里大學神學院,存放在學院圖書館里。由于缺乏研究中文古籍的館員,這批古籍一直被封存在書庫里。

劉明克服了語言和技術障礙,用3個月時間圓滿完成任務,《美國埃默里大學神學院圖書館藏中文古籍目錄》一書近日在國內出版,收錄中文古籍320余部。“我回國后不久,收到一封埃默里大學神學院的郵件。說耶魯大學神學院的一位教授通過系統搜索到我錄入的一本書,并進行了遠程預約。”劉明說,這讓他感受到了工作的價值。

目前,國家圖書館已完成“海外中華古籍書目數據庫”一期建設,累計完成包括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日本4個國家30家單位24萬條(含子目)書目數據建設。

珍稀古籍回歸世人視野

2013年,國家圖書館館員劉波就遠赴美國,為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的館藏善本方志寫書志。當一年的工作即將結束時,他收到一封郵件,內容是美國洛杉磯漢庭頓圖書館發現一冊(兩卷)《永樂大典》,但不明價值,需要專業人士鑒定。劉波馬上飛到洛杉磯。“看到實物后,我心里非常激動。”劉波回憶,這冊《永樂大典》此前沒有著錄,并且來路清楚,尺寸、行款等細節也與國內真本一致,基本可以確定是真本。后經過多方證實,確認為目前世上發現的第419冊《永樂大典》,是具有很高文獻價值的稀世文物。

“海外收藏的古籍多有珍善版本,甚至還有不少是孤本秘籍。其中,甲骨、竹木簡、敦煌遺書、宋元明清善本、拓本輿圖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等,在海外都有珍稀孤罕的藏品。”張志清表示。

“在調查過程中經常會有驚喜,那不僅是眼前一亮,簡直是兩眼放光。”張志清說,在英國牛津大學波德里安圖書館,他看到了明代鈔本《順風相送》,第一次記載了“釣魚輿”。另一份則是《塞爾登地圖》,這份繪制精準的航海圖此前一直存放在西文輿圖館,并認為由西方人繪制,直到近年才發現繪制者是中國人,繪制時間為明萬歷年間。還有一本《指南針法》,詳細記錄了指南針的使用方法。這些古籍的意義非常重大。

實現流散海外的珍品古籍數字化回歸是“海外中華古籍調查暨數字化合作項目”的最終目的。據了解,目前,已經取得重要成果。海外《永樂大典》的數字化回歸卓有成效,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館藏19冊、英國國家圖書館藏25冊、美國漢庭頓圖書館藏1冊《永樂大典》已經實現了數字回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永樂大典〉》等也已經影印出版。

此外,法國國家圖書館還向中國國家圖書館捐贈該館館藏《圓明園四十景圖》高清數字版本。《圓明園四十景圖》是乾隆元年(1736年)宮廷畫師沈源、唐岱依據圓明園實景繪制而成的,具有極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這是“海外中華古籍調查暨數字化合作項目”開展以來的第一項重要成果。

為進一步做好海外中華古籍的回歸工作,國家圖書館于2014年啟動“海外中華古籍書志書目叢刊”“海外中華古籍珍本叢刊”兩大海外中華古籍回歸項目,前者編纂出版海外所藏中華古籍目錄,后者對珍稀古籍采用仿真影印的形式出版。如今,眾多海外中華古籍如百川入海,聚首出版。如《文求堂書目》、《西班牙藏中國古籍書錄》、《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善本方志書志》等均已出版,惠及眾多國內外學者。

增進中外文化交流

張志清坦言,在海外中華古籍調查過程中,有兩種感受特別強烈。一方面,走進世界各地收藏機構的庫房,看到先人創造的智慧結晶,不禁發出聲聲驚嘆,心中升騰出無限感慨。另一方面,通過與外國館員進行真誠的交流,相互學習和借鑒,雙方逐漸有了學識上的認同,甚至心靈上的溝通。

“海外中華古籍調查不僅僅是調查古籍,更是文化的交流、學術的交流、文明的交流。”張志清說,這個過程不但使我們了解世界,也讓世界更加深入地認識我們。

“在開展海外中華古籍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結識了許多國外收藏機構從事中華古籍保存與研究的館員。他們是如此熱愛中國文化,用盡畢生心血學習和整理中華古籍,他們值得我們尊敬。”張志清很有感觸地說,大英圖書館中文部負責人吳芳思一生研究敦煌遺書,她熱愛中國文化,對中國人特殊地關照;牛津大學波德里安圖書館編目員何大偉最大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將館藏所有中文古籍進行編目;已故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李福清熱愛中國民間文學,不遺余力地研究中國小說、年畫和民俗。他們利用館藏開展了有效的學術工作,同時也為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當然,在開展“海外中華古籍調查暨數字化合作項目”過程中,也遇到了困難和障礙,包括資金不足、體制不夠完善、國家頂層設計缺失,另外,我國需要進一步培養古籍功底扎實的國際化人才,等等,這些都制約了項目實施的進度。“但是,我們有堅定的信念,一定會不遺余力,一步一步向前推。”張志清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海外中華古籍 數字回歸路 數字化方式回歸 典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