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影像上海藝博會:亞洲攝影市場出現了井噴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今年已經進行到第三屆,9月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了預覽會,國際化程度之高成為此博覽會的要義,參展的50個主畫廊分別來自15個國家的24個城市,其中包自韓國、比利時、以色列和伊朗等地的新晉畫廊。除了純粹經營攝影作品的攝影畫廊之外,與當代藝術相關的畫廊正在越來越多地加入到PHOTOSHANGHAI中,攝影與當代藝術之間的界限也變得越來越模糊。
第三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將于9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2016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是迄今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一屆,將有來自15個國家24個城市的50家畫廊參展。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諸多當代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出現在現場,包括Mona Kuhn、蔡冬冬、Wim Wenders、任航、Vik Muniz、沈瑋、王友身及蔣鵬奕等等。時尚攝影也仍舊是博覽會的一個重要主題,Mario Sorrenti、Patrick Demarchelier、Jeanloup Sieff等人的作品會展出。除此之外,Gustave le Gray等19世紀藝術先鋒、Elliott Erwitt、William Klein等世界著名新聞攝影家以及二十世紀巨匠August Sander、Robert Mapplethorpe、Irving Penn等大師的優秀作品都會與觀眾見面。
第三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將于9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紐約國際攝影國際中心策展人Christopher Phillips評價說:“亞洲的攝影市場在近幾年內出現了前所未見的井噴。區域性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最終認識到了攝影作為視覺媒體的重要性,現在正致力于收集頂級的歷史和當代的作品?!?/p>
從第一屆上海影像藝術博覽會就開始參加的Vanguard畫廊,其主持人李力是PHOTOSHANGHAI的學術主持之一,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她特別提到:這一屆的影像藝博會中,畫廊區域內新開辟了影像部分,也就是說,藝術家既有攝影作品又有VIDEO作品參展的情況比較多。“我們展了童亦欣的一個錄像作品,我們有大量當代藝術家在做錄像作品,從這個趨勢來看,影像藝博會今年不做VIDEO,明年也會做?!钡谝粚糜跋裆虾I鲜怯蟹庞充浵褡髌罚悄谴慰赡苡性O備上的問題,關注的人不多,第二屆是則有了張培力作品的放映,但僅限于放映。今年開始,影像藝博會把錄像作品開放到畫廊的展位部分。李力說,畫廊對錄像作品的成交是有期待的,因為國內錄像的市場比以前好,畫廊成交也比以前好。
2016年9月8日,上海展覽中心展會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而且收藏者未必都是人們想像中的年輕藏家,其中也有中年藏家加入,而剛剛步入收藏界直接就進入錄像收藏的則比較少?!凹夹g的發展讓錄像作品的播放變得更容易,以前的拍攝用BETA帶,后來是DVD,后來是PROJECT,現在是平板電視,讓你可以把影像作品很好看地在家里的墻壁上掛著,而且錄像作品手機、IPAD都能播。國外的藏家家里,一個平板電視掛在墻上,插上U盤就可以播放,買了新的就播放新的,就像買了流動的畫一樣,甚至還有嵌到洗手間的墻上的屏幕,也就是說泡澡的時候就能看了。有了新的VIDEO作品還可以換。”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今年已經進行到第三屆,9月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了預覽會,國際化程度之高成為此博覽會的要義。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當然,在中國市場,攝影作品和錄像作品的版本是一個困擾很大的問題,但是現在因為互聯網的發達,讓拍賣訊息瞬間可查,逼迫著中國的攝影藝術家開始慢慢規范起來,“如果明明說好了10個版本,而你賣了20個版本,很快市場上就會知道,拍賣紀錄網上一查就查到了。”因此,現在的藝術家就不會再這樣自掘墳墓。曾經有藏家對中國攝影家的版本之亂而從此不再收藏此人。據李力透露,收藏錄像藝術作品的群體里,還有工薪階層的藏家。因為藝術家們都很年輕,“價位在幾萬,上十萬的不多?!?/p>
可能是前兩屆成交作品的影響,第一屆最高的成交價為布呂尼的裸照,因此影像博覽會上的人像作品頗受青睞,上海的杜夢堂畫廊參加也是從第一屆開始就參加博覽會的畫廊,第一屆帶來的是羅杰·拜倫的攝影作品,此番帶來的是威利·里佐的《佩羅的童話》系列,而據該畫廊亞洲區貴賓經理王思羽透露,“威利·里佐最受中國藏家們歡迎的作品也是人像作品系列,達利拿著放大鏡的那幅肖像是銷售得最好的,因為中國藏家們看到熟悉的明星一下子就覺得非常親切,有感覺,可能藝術價值、表現形式等等就不在考慮之列了?!?/p>
確實,在第一次參加影像藝博會的倫敦畫廊AUGUSTA EDWARDS FINE ART就帶來了兩位時尚攝影師的明星人像作品,塞西爾·比頓和諾曼·帕金森的作品,赫本以及貓王,很多明星的熟悉面孔。標價不高,28000人民幣外加稅金。
影像的范疇正在原有的基礎上向著本來的意義擴大,也就是說它不再是凝固不動的一瞬,而是一個時間段的創作,隨著形式的變化,其外延和引申也在拓展,這是一個向著當代藝術收藏前進的趨勢,而傳統的紀實攝影還是符合傳統藏家的青睞。這并不矛盾,也不分孰高孰低。
編輯:陳佳
關鍵詞:影像上海藝博會 亞洲攝影市場 出現了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