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低年級不開英語課何必驚詫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開學沒幾天,就有南京家長反映,孩子所在的學校一年級沒有開英語課。當地教育部門回復,小學一二年級英語課不作要求,三年級正式上課。不過,家長們還是“很著急”。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說現在的家長進步不少:新學期開始,家長拿到新書后,懂得對照一下課程表,研究孩子的課程設置,這是家校共建的必要。但另一方面,家長發現周邊的小學都有英語課,而課程表“沒有英語課”后炸開了鍋——“感覺是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利”。這種人云亦云也讓人意識到,家庭教育走向專業化還有很長的路。
在筆者看來,家長在教育理念上比較專業,體現在兩點:一是了解國家的教育政策,熟練掌握孩子的教育規律;二是意識到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特色對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從第一點來說,英語課從三年級開設,一二年級不作要求,是國家課程計劃的規定。既然是國家層面的規定,就有著科學性。有調研結果顯示,約80%的家長認為小學一二年級取消英語不會影響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這一數據同樣證明了該政策的出臺有根有據。
具體到第二點,一些父母之所以“很著急”,很大程度是一種盲從心態,覺得其他學校有英語課,自己孩子的學校也該有英語課。但他們忽略了一點,每所學校是不同的,每所學校的課程設置也是有區別的。百花齊放的校本課程有助于推動教育的多元發展,也給予家長們更多的選擇。從實踐來說,這是教育的一個巨大進步。
當厘清了以上兩個先決因素,就比較容易對新聞事件做出較為專業的判斷:家長的急切心理固然可以理解,只是在小學一二年級不開設英語課的做法同樣需要被理解,畢竟國家課程計劃本就沒有硬性要求,且學校師資有限,又怎能強求學校增設英語課?
小學一二年級“無英語課”,竟然引發家長的廣泛爭議,道出了教育減負難的癥結。多年來,我們一直呼吁給教育、孩子減壓,讓教育回歸理性,卻難有實質進展。拋開制度制造的不公平,家長普遍存在的認識錯位,也是重要原因。
每個家長都有責任修正錯誤的教育觀,也有必要以更專業的視角來審視小學三年級前不開設英語課的現象。一者,尊重堅持校本課程的學校。實際上,與動輒迎合家長以吸引生源的學校不同,這樣的學校更值得尊重。比如,這所學校雖沒有設置英語課,卻安排了生命安全課取而代之,通過這一課程教會學生自求、自護,生命安全、抗震減災等,讓他們遠離災害。從現實來看,生命安全教育不是更加彌足珍貴嗎?二者,不認可學校的校本課程,可以讓自己的孩子轉學,而不是通過輿論壓力來施壓學校,迫使其調整教學規劃。(劉義杰)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低年級 不開英語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