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打響脫貧攻堅“當頭炮”
新華社貴陽8月21日電題:貴州易地扶貧搬遷:打響脫貧攻堅“當頭炮”
新華社記者胡星、李平、齊健
在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貴州省,今年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已經打響——易地扶貧搬遷加速推進,奏響了加快發展步伐、補齊小康短板的最強音。
直面脫貧“硬骨頭”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在貴州的一些貧困地區,“水土”已經承載不了未來發展的需要。
畢節市大方縣鳳山鄉聯興村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記者日前幾經艱難找到該村長豐組村民彭德友的家。54歲的彭德友和80歲的母親、42歲的弟弟一起生活,兄弟倆至今未婚。
彭德友和母親每人每月80元的低保,是這個家庭主要的現金收入。家里喂了3頭牛和1頭豬,每年收成的1000多斤玉米,僅夠人吃和喂牲口。全家人住在木頭和樹枝“架”起的“杈杈房”里。
小組原來有6家人,前幾年陸續搬出了5家,現只剩下彭德友一家了。彭德友說,這里交通太閉塞,到鄉上趕集要走2個小時山路。吃水要到1里路外的水源地去挑,“一家人住在深山里很孤獨,早點搬出去,生活才會好”。
和彭德友身處同樣生活環境的,在貴州省還有100多萬人,這部分群眾的脫貧,是脫貧攻堅戰中的“硬骨頭”。易地扶貧搬遷,給他們帶來擺脫貧困新希望。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將對13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到2020年,實現搬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收入水平明顯提升。
“量身定制”推動安置多元化
今年,貴州省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34.5萬農村貧困群眾將搬進新居。隨著一處處移民安置點的加緊建設,從烏蒙山區的畢節到武陵山區的銅仁,從黔北遵義到黔西南、黔東南、黔南少數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在貴州全面展開。
遵義市播州區石板鎮柑子樹村村民熊仕國今年3月住進了播州區白龍小區易地扶貧搬遷點。花園、水池、綠化帶、休閑亭……這是熊仕國的新家。
“以前我住的村子前門后門都是山,坐車到集鎮趕集要2個多小時。”熊仕國說,現在一家住進了100平方米的搬遷房,包括建設和裝修費用,共花費16萬元。“我們領到搬遷補助款17.5萬元,等于自己沒掏錢,搬遷補助還剩1.5萬元。沙發、熱水器、電視機,都是愛心人士捐贈的。”
尊重群眾意愿,“量身定制”方案;杜絕“千人一面”,安置方式多元。貴州省各地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通過中心集鎮、工業園區、旅游景區等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結合方式,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黔西南州堅持“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擔”的“五共”流程工作法,符合搬遷貧困戶的心愿。干部走進農戶家中,全方位征集群眾搬遷、發展愿望,讓易地扶貧搬遷真正成為群眾“自家事”。
企業助力成為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引擎”。由恒大集團幫扶建設的畢節市大方縣鳳山鄉店子村“移民新村”占地約1.4萬平方米。40棟青瓦白墻的兩層小樓依山就勢,依次排開,猶如“別墅群”點綴在山間。今年10月,首批搬遷戶將喬遷新居。
就業有保障發展有希望
彭德友搬出深山的愿望即將實現。在大方縣鳳山鄉店子村“移民新村”里,彭德友一家將分得80平方米住房。“新房有了,下一步怎么發展,家人心里都還沒底。”他說。
彭德友對未來生活的擔憂,正是貴州省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另一個著力點。為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貴州省制定了多元化的就業幫扶措施。
記者在店子村看到,村里撂荒地正在復墾并搭建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將作為扶持產業分發給貧困戶經營。同時,為了方便群眾發展鄉村旅游,安置點房屋外部采用了雕窗飛檐的黔西北民居設計,內部設計考慮“農家樂”住宿需求,在每一個臥室均配備了衛生間。
黔南州惠水縣王佑鎮董上村村民梁拉金一家,今年搬進了惠水縣明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安置點位于開發區核心位置,附近十幾家企業已經投產,用工需求十分旺盛。梁拉金已在園區的家具企業謀得一份工作,平均月收入3000多元。他高興地說:“企業一天三頓飯全包。走路15分鐘就能回家。”
為了更好服務易地扶貧搬遷的移民,惠水縣把勞務服務公司設在安置點里,每天多渠道播發招工信息,多層次全方位為移民提供就業崗位。
惠水縣副縣長陳郭勇說,目前搬遷到安置點的群眾共有194戶886人,其中450人落實了工作崗位,戶均工作崗位達到2.23個。今年全縣易地扶貧搬遷計劃為1095戶4684人,對開發區企業來說,這些移民成了穩定的用工來源。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貴州 扶貧搬遷 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