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大量貨幣未進入實體經濟,去哪了?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8月16日)有媒體報道說,國家發改委對今年上半年市場價格走勢作出了評估。國家發改委認為,今年上半年,價格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平均漲幅為2.1%,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平均跌幅為3.9%,均處于合理區間。價格改革向縱深邁進,但后期價格運行的外部環境錯綜復雜,不確定性仍然較強。
許多媒體注意到了這份長約3000字的報告后半部分中有這樣一句話:“國內盡管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但大量貨幣并未進入實體經濟,新增融資很大部分用于償還債務,社會資金主要進入金融屬性強的部分商品。”這,也許就是上述所謂“后期價格運行的外部環境錯綜復雜,不確定性仍然較強”的由來吧。
大量貨幣并未進入實體經濟,去哪了?國家發改委報告中即可找到答案。新增融資的大部分用于還債,社會資金主要用于購買投資和投機性強部分商品,這不僅對價格運行形成了挑戰,也對現行貨幣政策形成了挑戰。如果寬松貨幣政策以及不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結果是“大量貨幣并未進入實體經濟”,那么,“流動性陷阱”的出現就并非是小概率事件。這也正是貨幣環境既松不得、又緊不得的兩難肇因。
從當前情況看,由于資金流向不理想,商業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已經愈發捂緊了自己的錢袋子,出現了惜貸現象。惜貸,是實體經濟下行或不景氣的貨幣反映。銀行惜貸與實體經濟下行或不景氣互為因果,一旦形成互動關系,銀行就會把錢袋子捂得越來越緊,實體經濟也會因此而越來越不景氣。當下的銀行惜貸,已為剛剛發布的7月貨幣信貸數據所證實。上周五,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M2(廣義貨幣)同比增速下降至10.2%。
針對這一數據引發的市場反應,央行有關官員出面解釋說,今年以來的貨幣信貸增長并不慢,(貨幣信貸)數據有一些特殊因素,將這些因素排除后,信貸規模在總體上仍基本正常。用央行調查統計司相關官員的話說,7月份M2增速比較低,是因為去年7月份股市波動大,有較多資金注入股市,這就導致近幾個月M2同比數據有些“失真”,不代表真實增速,若去掉這一因素,7月M2增速就不是10.2%,而是11%,且隨著基數效應逐步消失,8月份和9月份M2同比增速將有所回升。
當然,在追問大量貨幣去哪了的問題時,7月份的房貸數據在某種意義上可回答這一問題。相關數據顯示,在7月份的4636億元新增貸款中,幾乎全部都是住戶貸款尤其是個人住房貸款,不過,非金融企業貸款卻在同時減少了26億元。這個數據,加上7月份M1(狹義貨幣)同比增長25.4%,達到2010年6月以來最高點,M1與M2的“剪刀差”擴大到了15.2個百分點,這就讓人擔心“流動性陷阱”是否已然形成。由M1增速空前上升的現實,說明許多資金成為企業活期存款。
國家發改委的報告以及上述相關官員的解釋說明,M2同比增速下降、M1與M2“剪刀差”的擴大等數據是否可以等同于“流動性陷阱”的出現,現在仍存爭議。不過,流動性寬松和經濟下行或不景氣同時存在,也是有目共睹。流動性寬松和經濟下行或不景氣同時存在,為貨幣政策和經濟政策的調整帶來了難題。
“流動性陷阱”實際上就是貨幣政策的陷阱。流動性強,資金流向金融性強的資產,因此而使寬松的貨幣政策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只要市場需求不旺,貨幣政策的局限性就會越來越大。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大量貨幣 未進入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