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文明社會從游泳池“一池碧水”抓起
炎炎夏日,去游泳館游泳健身,是各地市民首選的解暑休閑運動好方式。但近日,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對多家室外游泳館進行水質檢測,發現所檢測的泳池水質均有余氯偏低、尿素較高等問題。這種狀況,并非北京獨有,在全國也很普遍。游泳館“一池清水”的衛生老問題,再次成為百姓高度關注的健康“新話題”。
國內游泳池問題真不少。一來人均泳池面積小,常常“下餃子”,尤其是夏日,人頭攢動、人流密集,所以水質不達標的速度也會加快。二來,經營者為省錢在水處理方面偷工減料,導致游泳館的水成為病菌、病原體的“培養液”。人多“濁度”本就高,汗臭齊飛水質污染重,假如消毒和處理不達標,游泳池換水就成了“污水循環”,看著是一池清水,其實卻密布各類病菌和有害物。比如,余氯濃度過低難達理想的消毒效果,水里的細菌及致病微生物就會繁殖并成傳染源;而余氯過高則可能對人體的眼黏膜、皮膚黏膜及口腔黏膜等產生刺激作用,特別是對兒童、婦女和老年人等敏感人群會更明顯。
游泳池的水質衛生,如同一根扁擔,一頭擔著公共安全,一頭擔著公共衛生,也是一個關系全民健康的民生問題。
“禍患積于忽微”,公共衛生安全不容忽視,游泳者的健康不容忽視!泳池纖塵不染固然不可能,但“合格的水立方”卻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保障泳池的衛生安全?一是要提升國家標準,強制規定人工游泳場所的平面布局、相關衛生設施設計的衛生要求等。比如,新修訂的《公共場所設計衛生規范:人工游泳場所》就明確提出,人工游泳池內人均游泳面積不得小于2.5平方米,游泳場所應配備余氯、pH、水溫等水質指標檢測設備等等。二是要強化游泳館經營者的社會責任意識。呼吁經營者不應只為眼前的利益采取長期不換水、循環系統不開、“偷工減料”消毒等等行為去損害游客的健康,而要加大投入主動提升水質標準,用安全的“一池碧水”去贏得顧客“充盈其間”。三是游泳者要培育好的衛生習慣。坦誠地說,諸如泳池“尿素超標”,游泳者也有責任。如果游泳者都能養成好的衛生習慣,進泳池前淋浴并通過消毒池涮腳,游泳時不在泳池內吐痰、便溺等等,那泳池衛生就能多一份保障。四是要加強監管檢查加大違法打擊力度。違法成本過低,監管責任不到位,監管督查睜只眼閉只眼,泳池里自然“暗流涌動”,這一現象,從泳池到化工廠的污水池,似乎一脈相通。要保障泳池里“弱勢人群”的權利,就決不能讓一個“游泳圈”陷入監管梗阻、臟水循環的怪圈。
確保泳池水質衛生,當前尤其需要監督到位監管創新。比如,今年,北京市游泳場館的電子監管指揮中心已建設完畢,這意味著對全市游泳場館水質實時監測有了制度保證。該電子監管指揮中心將對游泳場館水質的五項主要衛生指標(水溫、余氯、PH值、濁度、ORP)全程監控,5分鐘到7分半鐘更新一組數據。一旦觸及預警線,就會立刻報警,監督員會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理。希望這樣的治理經驗能在全國推廣,為游泳者護衛好“一池碧水”的衛生安全。
早些年,有部流傳甚廣的原創音樂劇《一流大學從澡堂抓起》,套用下也可以說“文明社會從游泳池抓起”。對于處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來說,游泳館的“一池碧水”不僅照鑒著全民健康,更照鑒著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更高水準的文明。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文明社會 游泳池 衛生 一池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