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基礎設施投資創新待增強 另類投資有望多路出擊
保監會的最新政策正在為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項目提供更多便利,數據顯示,此類產品較好滿足了保險資金的配置需求。分析人士認為,政策放寬險資可投行業范圍,可投資項目量將有所提升。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各類金融機構普遍感到競爭壓力增大,保險資金對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業務創新有待進一步增強。受資產荒的影響,保險資管產品的注冊也相應出現放緩,而監管部門也在通過多種方式引導保險公司積極審慎參與相關投資項目。未來,保險資產公司或可考慮優化改善債權投資計劃的交易結構,并通過挖掘行業債權投資結構性機會、應加大力度發行資產支持計劃等產品的方式踐行另類投資策略。
基礎設施可投項目有望提升
保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保險資金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和市政行業,投資規模分別為3994.14億元、2294.40億元和781.1億元。而作為保險業創設的資產管理產品,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符合保險資金特性,較好滿足了保險資金配置需求。如債權投資計劃平均投資期限7.54年,平均年收益率6.65%,極大改善了保險資產配置結構,促進了保險業務的發展。
國信證券分析師陳福表示,2006年保監會曾發布《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試點管理辦法》,新發布的《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管理辦法》對其調整的主要思路在于監管上“放開前端、管住后端”,將投資產品設立改為行業協會注冊,保險公司購買投資計劃也由審批制調整為事后報告的方式,市場化自由度大為提升。同時,放寬險資可投行業范圍,可投資項目量將有所提升。
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在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方面,以往保險資金參與能源、交通等方面的項目居多,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各類金融機構普遍感到競爭壓力增大。監管層一直在著力拓寬保險資金可投資行業范圍的限制,整體思路是在把控風險的前提下,更多地將投資選擇權交給市場主體。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朱俊生表示,保險資金對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業務創新有待進一步增強。目前,保險資金主要采用間接方式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由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主要通過開發準標準化的債權投資計劃金融產品投資基礎設施項目,在現行的監管規則下,對外部信用增級存在依賴性,這增加了融資主體的融資成本。保險機構應通過業務創新開拓選擇優質償債主體的空間。
另類投資策略多路出擊
作為保險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的出口,另類投資正成為行業普遍關心的領域。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認為,基礎設施是保險資金另類投資的起點,但隨著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保險資金運用不應局限于原來的范圍,應該充分發揮投融資工具的作用,在狹義基礎設施的范圍外探索資金運用,拓展另類投資的空間。通過合理的產品結構設計,保險資金可以涉足更廣闊的投融資領域。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5月,5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共注冊各類資產管理產品6項,合計注冊規模71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2項,注冊規模36億元;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3項,注冊規模25億元;股權投資計劃1項,注冊規模10億元。
上述數據較此前3個月出現了顯著下降。4月,9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共注冊各類資產管理產品11項,合計注冊規模173億元;3月,7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共注冊各類資產管理產品10項,合計注冊規模140億元;2月,9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共注冊各類資產管理產品16項,合計注冊規模298.9億元。
多位保險資管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受資產荒的影響,保險資管產品的注冊也相應出現放緩,而監管部門也在通過多種方式引導保險公司積極審慎參與相關投資項目。某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表示,另類投資是保險資金配置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基礎設施項目、棚戶區改造、城鎮化建設等民生工程和國家重大工程等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領域。但是,目前險資另類投資存在一定壓力,地方債務置換和貨幣政策等因素提高了保險機構的久期匹配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則凸顯了資金尋找優質項目的需求。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受到相關政策鼓勵,保險機構正在豐富項目投資計劃增信措施、創新交易結構等方面開展專項研究工作。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保險資產公司或可考慮優化改善債權投資計劃的交易結構,發揮市場主體的創新力,增強競爭力和吸引力。
泰康資管人士認為,保險資金應充分發揮優勢,從多個方面實踐另類投資策略。一方面,發揮保險資金“長錢長用”的優勢,挖掘行業債權投資結構性機會。例如,電力行業的個體企業、個體項目,債權融資需求仍然存在,保險資金可擇機進入;另一方面,保險機構應加大力度發行股權投資、資產支持計劃等產品,并充分了解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等各類長期資金的投資需求,匹配合適的產品。記者 李超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基礎設施投資 另類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