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解讀2015年審計報告:助國企去產能庫存杠桿
央廣網北京6月30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昨天下午,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做了《國務院關于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在逐項報告了中央決算草案和預算執行審計情況、地方政府債務等重點專項審計情況、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金融機構審計情況、中央企業審計情況及審計移送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情況之后,審計工作報告提出四點建議:強化問責和公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加快推進改革,保障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落實;進一步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切實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積極采取措施緩解收支矛盾,防范和化解各種風險隱患。
此外,這幾年中央多次提出要推動轉移支付制度改革,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多次反映了這方面的問題。南京審計大學副校長裴育在接受央廣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轉移支付制度改革有所改觀,但指定用途的一般性轉移支付仍然存在,這就不利于地方的發展。
裴育指出,從審計報告來看,從分稅制改革之后,為了彌補地方財力補助,就建立了轉移支付制度。轉移支付分為兩塊,一塊是一般性轉移,一塊是專項轉移。目前,專項轉移支付比重相對偏大,這是審計一直在關注的問題,也提出了一些審計建議。財政部門也在改,也在變。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在提高。但一般性轉移支付里,制定專門用途的項目仍然存在。實際上,專項轉移支付占比仍偏大,這樣不利于地方發展。最近幾年,審計報告都在關注這個事情,不僅關注中央部門預算資金,同時對地方預算資金也在關注。從國家審計角度來看,有所改觀,但問題仍然存在。
同時,社會高度關注國有企業運行和改革情況,在這方面,審計工作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對此,斐育指出,今年我們尤其關注三去一降一補,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目的是為了促進經濟轉型和創新驅動。從供給側結構改革來看,我們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也將通過各類專項資金審計和政策跟蹤審計來幫助國有企業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作用是很明顯的。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凡是嚴重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凡是重大違紀違法的,對一些不作為、亂作為,或者假作為的一些履職不到位的,造成重大損失浪費的,包括環境污染方面的,通過結構查處,推動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整改和問責。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審計報告 國企 去產能 庫存 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