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空中120”:“立體急救生命線”能否成為急救常態?
22日,一名出生僅14天的垂危男嬰,被送上直升機搭建的“空中120”。飛行90分鐘后,男嬰由汕頭醫院轉運至廣州市的廣東省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空中120”使平面化的救援變得更加立體。那么,“空中120”參與的“立體急救生命線”,能否成為急救常態?
三類病人更需要“空中120”
22日搭乘“空中120”的垂危男嬰,出生不到半月,體重僅1.17公斤,患有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動脈導管未閉、呼吸衰竭、宮內感染、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肺炎。
廣東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梁穗新介紹,患兒是早產兒,身體條件艱難的同時,還要一直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如按常規用救護車運轉,正常情況下從汕頭行車至廣州,路上最少花6小時。稍微一顛簸或路上擁堵,都有可能造成患兒腦出血,危及生命。
由直升機搭建的“空中120”,配備有呼吸機、除顫機、擔架等,相當于一臺飛在天上的救護車。但是,并非每位患者都有必要通過“空中120”運送。
梁穗新介紹,符合航空救助病情評估的主要是以下三類病人:一是需要應急救援的,比如燒傷病人;二是處于比較偏遠位置的病人,比如在山區發生車禍需要轉運的骨折病人;三是病情急需的,比如發生緊急心肌梗塞。
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莊建介紹,該院開通醫療救護航線已經12年,先后有20多名患者通過這種方式轉運。
“1996年,我們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在主體樓頂設置了可接受航空救護的停機坪。2004年8月,兩個燒傷病人在當地不能救助,醫院聯系飛行部門啟用了航空救助。后來,通過這種方式及時挽救了病情危急的先心病患兒?!鼻f建說。
“空中120”想要“落地”不容易
據了解,國外較早實現使用直升機救援。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就開始使用直升機搶救運送傷員。后來,民間的美國救生直升機也在迅速增加,包括大型醫院配備的直升機、大企業擁有的飛機、私人飛機等。美國聯邦航空局2014年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有75家航空救護公司,共有1515架直升機。而就在同一年,我國剛剛擁有首架醫療救護專用機。
業內人士認為,打造立體化的空地救援是未來急救大趨勢。但是,“空中120”在現實中真正“落地”還面臨不少障礙。
首先,“空中120”費用昂貴。上海金匯通用航空公司華南地區負責人劉榮利說:“這次出動的AW139(阿古139醫療專業構型機)售價一億三千五百萬,真正飛行一趟,市場價一個小時7萬塊。如果接送汕頭這個患者來廣州,一個來回需要3個小時,保守估計二十幾萬元,普通老百姓的確很難承受?!?/p>
障礙之二是備降點少。南方航空珠海直升機分公司運行指揮部經理吉文華說,我國很少有醫院建停機坪。劉榮利介紹,以廣州市為例,老城區很難找到合適的停機坪。高壓線密集,飛機很難飛進去。樓頂有停機坪的醫療機構少之又少,而且絕大部分并不規范。直升機真正要落下去很難。
第三個障礙是我國空中急救機制尚未健全。吉文華認為,目前醫院、保險公司、航空公司沒有形成統一的機制。如果做好前期規劃,比如制定好航線,應該能快速響應急救服務。飛行急救在國內是新課題,操作起來還需要克服一些困難。
“空中120”能否成為急救常態?
業內人士提出,未來“空中120”可暢想的救援模式是:在災難等突發事件需要急救,或者患者因當地醫療條件受限而需要轉診且不適合通過救護車轉運,可聯系更高級別醫院負責病情評估,再把需求交給第三方航空轉運公司,安排有專業設備、資質的醫療直升機,把病人快速送到并進行救治。
然而,如何讓“空中120”費用更接地氣?劉榮利認為,可通過商業保險模式把費用“平民化”。創新商業模式,與保險公司聯合推出保險產品,使購買保險的普通百姓獲得“空中120”服務。
劉榮利認為,以后直升機醫療救援是一種趨勢。新建醫療系統,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規劃時,應該提前做好停機坪的考慮,以方便未來更快速地對民眾進行緊急救援。
對“空中120”能否成為急救常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張志堯認為,從救助的角度來講,如果有患者確實需要轉運到其他醫院治療,應該有這樣的機制和資源來幫助他進行空中轉運。但是,由于費用較高,推廣不易。
“作為大醫院,我們考慮的就是做好病情評估,給極重的、需要緊急救治的患者提供更多生命通道,讓‘空中120’幫助挽救更多生命。從醫改層面來講,我認為這也為真正實現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提供了支撐方式,值得探索?!睆V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耿慶山說。
編輯:趙彥
關鍵詞:空中120 立體急救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