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告別紙上清涼要撐法律“遮陽傘”
近日,全國各地陸續進入高溫季,不少地區連續出現高于35℃的天氣。記者調查發現,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已制定高溫津貼標準,但發放名目、標準等差異很大。一些中小企業的高溫津貼仍是“紙上清涼”,有的企業違規以防暑飲料沖抵高溫津貼。(6月21日新華社)
6月份,隨著全國不少地區陸續進入夏季高溫期,“你領到高溫津貼了嗎”再次成為社會輿論熱議話題。依據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至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而且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份制定高溫津貼或防暑降溫費標準。可見,對勞動者而言,高溫津貼既是勞動福利,更是勞動權利。然而調查顯示,對一些中小企業的勞動者而言,高溫津貼仍屬“紙上清涼”,個中原因值得探尋與反思。
高溫津貼淪為“紙上清涼”,具體原因可能五花八門,但是歸結起來不外乎如下三大原因:一是,在一些企業老板的固有觀念里,高溫津貼僅是一種福利,其有無、多寡由單位性質、經濟效益等因素決定。加之,企業違法成本過低,使得一些企業故意漏發或不發。二是,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地位嚴重不對等,特別在崗位稀缺的情形下,一些勞動者為了保住“飯碗”只得忍氣吞聲,哪里還敢向企業索要原本數量不多的高溫津貼,或對過低的津貼標準提出“升溫”要求。三是,對維護勞動者權益的監管部門來說,監管對象點多線長面廣,而監管執法人員相對較少,不舍得花費時間或精力用于高溫津貼發放的監管,導致高溫津貼的發放卡在了“最后一公里”。
原本飽含政策善意的高溫津貼被“蒸發”,不僅傷害勞動者權益,挫傷其工作積極性,而且有損城市形象與文明程度,更是損害政府制度的威嚴與公信力。全社會理應對高溫津貼被“蒸發”行為零容忍,督促企業依法依規及時足額地發放高溫津貼。而要做到這一點,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并不太難。比如,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開辟書信、電話、QQ、微信等多種形式的投訴平臺,增強投訴舉報的互動性與即時性,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使得勞動者敢于對不發放或克扣高溫津貼的行為說不。
要真正提高勞動者舉報的積極性,建立一個高溫津貼的動態調整機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高溫津貼標準倘若幾年或十幾年原地踏步,就有可能被勞動者視為雞肋。據媒體此前報道,在已經明確高溫津貼標準的某些省份,高溫津貼標準已多年未漲。而根據目前的物價水平與工資水平,每個月幾十元或百來元的高溫津貼標準似乎顯得太“秀氣”。
當然,要讓高溫津貼更好地惠及普通勞動者,治本之策還應依靠法治這一利器。一方面,要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補強補漏,進一步明確高溫津貼發放的條件、對象和標準,加大對克扣高溫津貼行為的處罰力度,切實增強勞動者敢于說不、依法維權的底氣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明晰監管責任,監管督查應全過程陽光透明,坦誠地接受公眾監督與質疑,提升與完善政策的威力和執行力。如此,才能不辜負高溫津貼的政策善意,使其真正落到實處。(屈金軼)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高溫津貼 紙上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