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揚州大學生手繪“鴨蛋上的校園”遙寄鄉情
原標題:揚州大學生手繪“鴨蛋上的校園”遙寄鄉情
中新網南京6月8日電 (記者 崔佳明)端午節前夕,揚州大學物理學院學生衛金金手繪“鴨蛋上的校園”遙寄鄉情,“半畝方塘一鑒開,森森綠意暖情來。清幽的半塘,古色古香的東門,雄偉壯觀的荷花池主樓……”,“鴨蛋上的校園”在學生的筆下,別有一番韻味。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家鄉有吃咸鴨蛋的習俗,今年我無法回家跟父母一起過節,所以就想通過手繪鴨蛋的方式,寄托一下對家的思念,也讓父母更加了解我的校園。”8日,衛金金同學告訴記者,在創作過程中,她首先挑選出外殼干凈的鴨蛋,然后用鉛筆描出大致輪廓,再用彩色水性筆涂色,用黑筆加深線條,最后用金筆題上建筑物上的文字。就這樣,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便從畫筆之下流淌出來。“鴨蛋的外殼并不平滑,上色描邊都需要耐心。而且,蛋也容易被捏碎,因此它們也被我畫毀過好幾次。不過,在看到這一個個漂亮的鴨蛋后,內心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了。”在回憶作畫過程時,衛金金同學如是說。
“以前過端午節的時候,家里人還會裹粽子,奶奶和媽媽會把淘干凈的糯米放在木桶里,粽葉浸在一個大瓷盆里。我還記得自己以前特別喜歡用手捋粽葉,每次都玩得不亦樂乎。那種翡翠一樣的顏色從手中滑過,混合著水的冰涼,這種舒服的感覺總會給我帶來愉悅的心情。奶奶還會在粽子里埋顆蜜棗,她一邊裹粽線一邊對我說這象征著投江詩人屈原的愛國之心。然而小時候,我總是迷戀蜜棗入口即化的香甜口感,注意力全在鍋里煮著的粽子上了。”
說起以往的端午節,衛金金同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祖孫三個圍坐在一起,裹著粽子,話著家常,嘮著嗑兒。可以想象,那是一幅溫馨幸福的畫面,晁補之詞中所描繪的“圍坐從兒女”大概也就是這樣的吧。
為了防止鴨蛋在寄送過程中被碰碎,衛金金同學小心翼翼地在鴨蛋外面包了幾層泡沫薄膜,并且把每個鴨蛋都分開放在一個小盒子里,希望讓家中的父母能夠看到自己的成果和滿滿的心意。“他們知道我喜歡畫畫,喜歡到處買各種彩筆和本子。雖然自己畫得并不怎么好看,但他們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這個小興趣。”在畫有學校校徽的鴨蛋上,衛金金同學還畫上了一幅一家三口的漫畫合影,希望以此彌補端午節無法回家的遺憾。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揚州大學 鴨蛋上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