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西沐:全球化進程中非遺安全問題的思考
近日,主題為“華玉匠心:大國玉雕與匠心智慧”的上海大學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第二屆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大學舉行。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西沐做了題為《全球化進程中非遺安全問題的思考》的演講。以下是根據西沐先生的發言稿整理的內容,供讀者參考。
一、 非遺發展的最大的背景是全球化進程的深化
在全球化的話題中,非遺的傳承與發展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對非遺傳承發展這一話題的關注與重視,一方面是基于在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人們對非遺價值及其重要性的再認識、再發些。也就是說,非遺資源作為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區域、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重要精神與物質財富,是最為重要、最為獨特、最為豐厚的民族財富。另一方面,全球化進程對非遺的傳承發展既是機遇更是挑戰,這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人們生存的空間概念邊界的弱化、全球產業鏈的興起、文化趨同性的快速發展等,非遺及其安全問題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問題,不斷成為一個顯著的戰略問題。
所謂的全球化進程,一般是指在世界范圍內現代社會與生活等方面的內在聯系、結構的不斷深化、擴展與加速的過程,它包括政治、軍事、貿易、金融、人口流動、文化等的全球化,但更為概括地可以將全球化定義為經濟、政治、文化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進程可以說有自己的內在邏輯,簡要地說,政治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結果,經濟與政治全球化又共同推進了文化全球化的深化與演進。特別是近多年來,全球化及其進程的動力,更多地聚焦為:
一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技術的融合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及信息處理與管理技術的融合發展,可以說直接推動了民族與地緣政治邊界的模糊。也就是說新科技的融合使人們全球化意識空前提升,使全球范圍內的各不同區域的關系不斷網絡化、緊密化,傳統意義上的空間與時間概念被進一步壓縮并進行重塑,其在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在下降。
二是資本市場的擴張與一體化發展,既是全球化進程發展的動力,也是其發展的結果。全球經濟發展的一體化進程,通過全球產業鏈的整合與重組,把不同的地方、國家與區域,正在不斷地融合成為一個跨地緣政治,越來越獨立于國家民族、國家經濟管制的一個統一的全球性的市場。
三是發展的不平衡性及全球環境問題的不斷凸顯,使人們普遍對資源問題,特別是文化資源問題產生了越來越直接的關注 與要求。因為全球化進程客觀上正在消解不同區域與民族文化賴以生存的社會、經濟、文化土壤。民族的身份問題成為全球化發展的最為急迫的困惑之一。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全球化進程在帶給人們發展進程的機遇的同時,也使不同民族的發展,特別是民族文化的發展面臨全新的安全問題。
二、 非遺安全是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議題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非遺傳承發展是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議題,而非遺安全問題則是這一議題的核心與重要組成部分。
在全球化進程中,不同國家或者是地域在回應日益激烈的全球范圍內的競爭時,可以說無不面臨極為重要的嚴峻挑戰,最突出的就是要維護三種重大利益,即經濟利益、安全利益與文化利益。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非遺及其資源,是一種橫跨經濟、安全與文化利益的重要戰略資源,非遺的安全問題,涉及一個民族、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具有悠久歷史文明與文化傳統的大國,重視與維護非遺安全是不斷構建國家對外形象,挖掘導引經濟、安全與文化利益的價值觀、思想理念與原則的重要保證,不斷消除對國家利益與安全侵蝕、危害及威脅的重要手段。所以,認真研究分析全球化進程中的非遺安全問題,其戰略與現實意義非常重大。
與此同時,非遺的安全問題又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層面,它應該有非常明晰的定義與基本的內涵。概括地講,非遺安全就是指一個國家與民族的非遺形態及其文化(如非遺形態中的民族精神、信仰、價值理念及價值追求等)的生存與發展不受威脅而異化發展的現實狀態。具體說就是,非遺形態及其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要保護發展其特質、個性、精神內核與傳統的優勢;要對其資源、遺產、精神與習俗進行梳理、發掘、保護、傳播與利用,避免其獨立性特征被侵蝕、取代與同化,在發展的形態上避免其被異化或是滅失,在傳承過程中避免其被散失、異化等??梢哉f,非遺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于非遺安全的基本內涵,在研究分析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體上可以從以下三個大的向度來進行分析:
一是非遺安全的文化性向度。主要是指非遺發展中在文化層面上的精神指向、價值觀念、語言與標示、資源、習俗、生活方式、人才、遺產等的安全。重點是防止傳承發展中的被侵蝕、被取代、被同化。
二是非遺安全的資源性向度。表現在非遺不僅僅是一種遺存,它更是一種資源,一種一個國家或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寶貴財富。非遺的傳承發展一定伴隨著非遺資源化的問題,其中跨界融合與創新是重要手段,發掘、發現資源的價值是其核心。在這一過程中,要防止資源生發的復古傾向、異化傾向及過度使用中的滅失。
三是非遺安全的產品性向度。產品與活動是非遺存在的載體,非遺的傳承發展更多地體現在非遺物品與活動上。非遺安全的產品性主要體現在:產品傳遞出的文化精神與價值取向、產品的表現形式與審美趣向、工藝特征、市場流轉及非遺理念的傳播等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最應防止的是在創新過程中的同化、異化及非遺傳統的被侵蝕與滅失問題。
三、 非遺安全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1。全球化進程中,非遺傳承發展的獨立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問題
非遺傳承發展的獨立性與多樣性既是非遺在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個難題,也是非遺的最根本價值之所在。從全球化進程的動力源的分析來看,是與非遺傳承發展的獨立性與多樣性相沖突,同時這也是為什么在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化發展的今天,我們反復強調非遺安全問題的基本用意。世界的多樣性是世界多極化發展的基礎,文化的多樣性是世界多樣性的土壤。同樣,不同非遺的獨立性發展是非遺多樣性發展的基礎,也是非遺在當代融合創新的前提。同時,非遺的多樣性又使非遺的傳承發展充滿活力,使非遺的獨立性發展在當代成為可能。非遺的多樣性并不排斥某一民族非遺的更為重要性的存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及豐富的非遺資源,應當為世界非遺的發展做出更大、更為重要的貢獻,
2。非遺的搶救保護與非遺的傳承發展關系問題
毫無疑問,非遺的搶救保護是非遺傳承發展的前提與基礎,是目前的重要與重點工作;而非遺的傳承發展又是非遺搶救保護的重要手段。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兩個方面:一是,在當下,非遺的搶救保護依然是重點;二是,在傳承發展的過程中,非遺資源的梳理、挖掘、發現、使用等管理工作是核心。目前,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能把非遺的搶救保護工作與非遺資源的管理工作對立起來。
3。非遺傳承發展過程中的“出新”與“變異”的界限關系問題
非遺安全中的非遺發展的出新與變異的邊界辨識意義重大。對非遺發展的傳承與出新的認識,不僅僅是把非遺當做是一種遺存,而是應該把非遺進行活態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出新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兩個重要的判斷:變異與應有的符合規律的創新。即要認真區分傳承發展與異化發展的異同與邊界。首先,不能把按照非遺內在發展規律的進化發展與傳承視為異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是一種歷史性的文化遺存,但依然是一個有真實生命的文化存在,有著不斷涌動、向前發展、變化更新的屬性。文化遺產也是需要發展和傳承的,而發展和傳承中必然包裹進時代的生活與時代的聲音。其次,也不能把異化發展作為傳承發展的內容。非遺的發展需要尊重非遺自身的屬性。如果背離了它的本質,發展的手段就會讓它與發展的目標背道而馳。非遺的資源化發展,不僅僅是拿非遺的元素作為吸引眼球的手段而過度開發。非遺能夠成為一種資源,是因為它是一種文化,它具有的文化價值。文化是非遺的根本,是文化造就了非遺的過去,也是文化成就了非遺的未來。而文化的精髓在于它的精神性,無視、背離或者歪曲這種精神性,而過度市場化、產業化,非遺的發展將失去它的本質規定性。
4。非遺活態化生產保護與非遺產業的發展關系問題
在這里,我們必須承認,非遺的活態化生產保護無疑是非遺傳承發展的比較理想化的形態,但我們也應看到非遺生存的天然的市場環境正在發生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非遺的活態化生產問題必須分類指導、分類進行,積極推動那些經過創新能夠與現代市場經濟融合的非遺及其資源,進入非遺產業體系之中,重點抓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保護非遺的自主性或者是非遺要素自主性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非遺資源與非遺要素,通過現代設計的理念與手段,進入當代人們的現代生活之中。二是根據非遺資源的生存生態狀態,利用一定的方法,選擇并推動那些適合于進行資源資產化、金融化、證券化(大眾化)發展的非遺資源,通過發展非遺要素市場與非遺資本市場,推進非遺資源資產化平臺建設,發展非遺產業。
5。非遺的民族性與非遺是人類文明的關系問題
強調非遺的民族性特征絕不是推動文化復古。非遺的民族性能否保障其本身的安全,不僅僅是非遺本身的民族性、多樣性與世界性這些要素,我們認為,最為主要的還是取決于非遺文化本身的先進性。這種先進性主要表現在非遺的發展能力、非遺的創新能力及非遺的價值建構能力等幾個大的方面。
在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發展的今天,要維護非遺的安全,一定要與時俱進,在保持非遺民族性特質的基礎上,不可能拒絕科技進步的發展,不可能拒絕現代人們的審美情趣的變化,不可能拒絕外來的優勢元素,不可能拒絕日益深化的跨界融合發展。我們要在發展創新的過程中,實現非遺發展的過程中的民族性與人類文明共同成果的統一發展。
6。非遺的知識產權保護與拓展推廣利用的關系問題
非遺安全中的保護與共享是一對重要的關系,處理這一關系,應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互聯網的共享機制與過度保護問題。在目前的非遺市場的運營過程中,無論是從事原創生產,還是從其他渠道授權生產,知識產權保護和授權之間的平衡問題早已成為行業的焦點。特別是在互聯網經濟時代,過度的保護會影響非遺的發展與傳承,而無限制的仿制又會傷害非遺藝術品原創積極性。(2)傳承小圈子與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架構。目前,法律上對非遺知識產權的保護還有較多空白,非遺作品的創作者想要維權不太容易,非遺產品權利人的認定問題很難明確,傳統技藝是否構成商業秘密等許多問題也是學術界和司法界一直討論不休的問題。所以,如何在新的框架下找尋解決問題的路徑就成為當務之急。其中,名人、名品、名牌的架構就是一個重要選擇。非遺藝術品市場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一定要放在名人、名品、名牌架構下,資源的融合轉化,以及資源的資產化、產業化過程中去分析研究,去找路徑對策,而不能僅僅在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封閉的小圈子去考慮問題。(3)按照非遺藝術品資源特性探索新機制。這種新機制就是“平臺+互聯網”。深刻認知“平臺+互聯網”這一根本的融合機制,首先要強調建構非遺藝術品市場交易的綜合服務平臺,即強調利用平臺的公信力,來實現對非遺藝術品需求及資源的整合作用,通過交易鑒證與登記來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通過提高信息對稱程度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減少交易風險。其次,就是要依托金融體系與市場支撐體系來不斷拓展平臺的業務能力。第三,要重視互聯網機制及其平臺架構使非遺藝術品資源價值發現有了新的平臺、視角、方式與方法,并且能夠推動傳統文化資源價值最大化。
7。非遺發展的大眾化與非遺發展法制化關系問題
非遺的發展是一種特色的文化保護發展形態,所以非遺發展過程中的支撐政策與監管就必不可少。為此,我們應該重點強調:一是實施全面的非遺安全戰略,要以維護非遺形態的安全為關鍵,推進非遺發展的市場與產業基礎,不斷通過非遺發展來提升國民素質,弘揚并培育民族精神。二是加強非遺安全的法治建設,從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角度,借鑒成功的保護民族文化發展的經驗,制定適合非遺安全特質與要求的非遺安全政策與法律法規,推動非遺大眾化進程與非遺安全的保障。
編輯:陳佳
關鍵詞:西沐 全球化進程中 非遺安全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