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我國糖網病發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30%~40%
專家表示早期定期檢查眼底可將失明風險降低九成以上
中國糖網篩防工程正式啟動
糖網病患者失明危險比正常人高25倍 篩查率不足10%
我國糖尿病發病率從1980年的0.67%迅速攀升到2010年的11.6%,患者人數已經突破1.3億人,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王鳳華主任介紹,糖網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僅次于白內障、青光眼居第三位的導致失明的眼病。目前,在我國糖尿病患者中,糖網病患者占到30%~40%為,超過3000萬人,已成為我國比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東南大學醫學院院長劉乃豐教授指出, 糖網病是工作年齡段(18-65歲)居首位的致盲眼病,如果不加控制,大約有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糖網病,而且,失明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25倍。“糖網病是可以避免失明的眼病,只要在發病初期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失明風險可下降94.4%。因此,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是糖網病患者保留視力的關鍵。”
“但是,我國糖網病篩查率不足10%。絕大多數糖網病患者并不知道糖網病的危害,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糖網病,對于更大范圍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是無視這個嚴重并發癥的存在。” 王鳳華表示。
因此,關注并提高糖網病患者的知曉率和篩查率,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世界衛生組織更是將防治糖網病作為其“視覺2020”行動第二階段的重點,號召全世界在2020年之前根治糖網病導致的失明。
在此大背景下,“中國糖網篩防工程”的啟動,將大幅度提高糖網病篩防水平,讓更多的患者保留視力。
專家學者現場體驗“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影像自動分析技術”
搭建全國聯防平臺,提高糖網篩防水平
工程院院士、中國微循環學會理事長詹啟敏指出,目前,糖網病患者就診晚,病情重,治療預后差,醫療費用投入大,最終致盲不可逆轉,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負擔。“中國糖網篩防工程”將在全國范圍內提高患者知曉率,提升糖網病的篩防水平,具有重要且積極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詹啟敏院士并督促中國微循環學會及相關參與各方盡快將該活動落地,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會上,中國微循環學會糖尿病和微循環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子林教授介紹了“中國糖網篩防工程”。他將該工程形象地總結為“五個一”:在全國遴選有較好基礎的100家醫院,建立首批“篩防中心”,1年內完成10萬人次的篩查,免費篩查1萬名患者,對1萬名患者進行教育,建立1萬名患者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我國首部《中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篩查與防治共識》。目前,“中國糖網篩防工程”已得到全國各大醫院的積極支持和熱烈響應。
王鳳華介紹了在內分泌科對糖網病進行一級篩防的重要性。她強調指出,糖尿病患者首診是內分泌科。因此,內分泌科應當成為糖網病篩防的第一道防線。“中國糖網篩防工程”的正式啟動,是我國搭建糖網病一級篩防網絡的起點,將會給我國糖網病篩防帶來積極的影響。
糖網病智能篩查、診斷系統可提升篩查效率
據衛計委統計,我國目前只有3.2萬名眼科醫生,其中,從事眼底醫療服務和研究的醫生約800~1000人,相對于1億多的糖尿病患者來說,眼科醫生嚴重不足,這是導致我國糖網病篩查率非常低的重要原因。要改變這個現狀并讓“中國糖網篩防工程”落地,就必須解決這個“缺醫”的核心矛盾。
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和開發,上工醫信與國家眼科工程中心聯合設立“眼病智能篩查聯合實驗室”, 基于“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由計算機學習眼科專家的技能,共同開發了糖網病智能篩查、診斷系統,在“云平臺”上自動閱讀和分析眼底照片,對糖網病進行篩查。這項技術的使用將使“中國糖網篩防工程”的落地更加現實。
“中國糖網篩防工程”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和一致支持。他們認為,在國際愛眼日到來之際,該項目的啟動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將實現糖網早期的篩查與防治,最大程度減少患者的失明風險,讓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
會議由中國微循環學會糖尿病與微循環專業委員會承辦、國家眼科診斷與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北京上工醫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旨在“提高糖網病篩查率,避免糖尿病人失明”。
編輯:趙彥
關鍵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網病 中國糖網篩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