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海南農墾:農業“國家隊”打響改革“攻堅戰”
新華社海口5月30日電 題:海南農墾:農業“國家隊”打響改革“攻堅戰”
新華社記者夏冠男、吳昊
擁有海南省五分之一土地、十分之一人口的海南農墾正在打響一場改革“攻堅戰”: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穩步推進,全省上下為農墾改革創造有利條件,實現墾區地方和諧發展。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找準改革路徑,海南農墾這支農業“國家隊”正著力重新布局產業發展戰略,打造海南熱帶農業王牌產業“主力軍”。
破體制機制弊端重樹市場主體地位
對于海南農墾紅華農場來說,近幾年發展確實陷入了困境。“由于上一輪改革分出了多個經營主體,農場優質土地資源全被劃出去了,剩下的土地又大部分在職工手中,農場想返租回來困難重重,想發展產業卻被土地問題制約。”紅華農場場長楊云飛說。
紅華農場的境況在海南農墾存續的40個國有農場中并非個例。早在2008年開始的海南農墾管理體制改革,并未使農墾政企不分的管理格局根本性改變,地方國有農場甚至分離出橡膠集團分公司、農墾投資分公司等多個經營主體。這種管理體系很大程度上掣肘著農墾的決策、管理效率和發展活力,經營出路狹窄的農場生存愈發困難。“農場平時的工作就是收攤子、收租子、防亂子,絲毫沒有企業的模樣。”海南農墾陽江農場場長李布千說。
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必須重啟新一輪改革。海南省委省政府把新一輪農墾改革作為全省重點攻堅的改革任務強力推進,于去年12月正式出臺了新一輪海南農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在省農墾總局和省農墾集團基礎上組建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實行農場轉企改制,推進農場企業化改革、探索完善“集團公司+農場+職工家庭”等農業規模經營方式,規范農場土地管理,激活農場經營機制……一系列改革措施重新樹立起農墾作為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
農場土地承包“三過”問題一直制約著東昌農場發展。新一輪農墾改革在東昌農場進行試點,通過建立長效的租金增長機制,建立階梯地租制度,東昌農場每年應收取的農業用地承包費將至少達到668萬元,比改革前增加約386萬元。場長蔡錦和興奮地告訴記者,僅此措施,就可以使農場扭虧。
墾區地方和諧發展為改革添動力
制約農場企業發展的另一大因素是農場背負著沉重的社會職能,和地方發展長期割裂。盡管社保、教育、民政等部分社會管理職能順利移交地方,但農場還承擔著少則20項,多則50多項的社會職能。一名農場場長說,農場在地方上成了地位尷尬的“外人”,比如地方政府搞道路硬化,路修到農場場部門口就斷掉了……
為解決墾區與地方發展“兩張皮”的問題,新一輪海南農墾改革方案提出,計劃用2年時間,將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市縣政府統一管理。根據農場人口聚集規模、土地面積等實際情況,以設“鎮”、設“居”或“連人帶事”納入周邊鄉鎮管理等方式,分類剝離農場社會職能。
海南省委省政府還號召農場屬地政府積極為農場辦實事,解難事。據文昌市副市長黃心奮介紹,市財政今年安排1500萬元,用于轄區內國有農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同時,文昌市還為東路等農場的荔枝產業找市場,擴渠道,幫助農場實行公司化改造和創新發展,進一步增強農場企業的整體實力。
作為全國省域多規合一試點,海南還將農場納入市縣多規合一工作,統一規劃建設,支持農場民生和基礎設施建設。不少農場干部表示,改革之前,農墾被稱為“帶著鐐銬的大象”,能夠實現農場社會職能移交,墾區地方和諧發展,農墾能夠在改革中放下沉重包袱,輕裝前行。
放開手腳積極擁抱市場
“作為海南農業企業的龍頭,海南農墾如何盤活用好豐富的農業資源,是下一步發展的關鍵。”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業僑說。在新一輪改革中,海南農墾提出“八八”戰略,即重點發展天然橡膠、熱帶水果、熱帶作物等八大產業,建設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南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八大園區的目標,繼續穩固農墾在海南農業發展中的“排頭兵”地位。
海南農墾積極推行的股權多元化讓改革更能經得起市場檢驗。剛成立的海南農墾果業、茶業、胡椒三大產業公司都引進了戰略投資者,實行混合所有制,改變了農墾“一股獨大”的“大國有”模式。這種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的模式,改變了農墾系統同樣的產業內部重復建設和低水平競爭的狀況,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
近一個月來,新成立的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加快了融入市場的步伐。5月27日,農場改制轉企改革試點東昌農場組建公司后的工商營業執照正式頒發;5月28日,海南農墾新一輪改革以來最大規模的項目招商會舉行,共推出產業項目126個,計劃投資額855.5億元。
海墾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韻聲表示,力爭通過5年到10年的努力,培育壯大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現代農業企業集團,把海南農墾打造成為海南經濟新的增長極和國家熱帶特色農業示范區。
編輯:曾珂
關鍵詞:農業國家隊 海南農墾 改革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