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關注慈善文化的培育 “微公益”時代的慈善文化彌足珍貴
日前落幕的第三屆“CCTV慈善之夜”活動,向人們呈現了有關慈善的生動故事。其中有很多凡人善舉在普遍人群中引發的愛心傳遞,讓人感受到當前慈善生態的“潤物細無聲”特點。
“珍妮電臺”就是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年15歲的包珍妮,1歲時就被確診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癥。隨著年齡增加,她的肌肉不斷萎縮,現在,只能用呼吸機幫助珍妮維持微弱的生命。但珍妮并不悲情,努力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光彩,她把自己的感悟、理想通過珍妮電臺傳播出去。珍妮純凈的聲音濡染了很多心靈,通過人們的愛心接力,珍妮的愿望也得以完成。
還有寄一本書、寫一首詩、唱幾句歌詞……這些也都是慈善。慈善從來就不只是捐錢,有時只需要獻上一點耐心,制作一張愛心卡片,給予幾句精神撫慰。這樣的“微公益”,也并不需要進行宏大敘事來包裝,只要讓其在健康的文化土壤中靜水流深,就會有更多人參與進來,來讓慈善成為一種公共生活方式。
這樣的慈善生態值得期待。過去幾年,中國慈善界經歷過“郭美美事件”這樣的丑聞沖擊,也遭遇過好心人攙扶摔倒老人被訛的尷尬,特別是一些慈善組織問題頻發,引發公信力淪陷,讓很多人對一些打著慈善旗號的行為充滿懷疑,慈善事業自然需要迎來一次徹底的轉身。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沒有良好的慈善文化做鋪墊,如果人心沒有在公益文化得到良好滋養,即便是在慈善制度上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創新,即便是依靠公權力手段去組織一些新的慈善項目,甚至靠資本驅動來強推一些捐贈救助,在具體執行環節,在愛心價值方面,也很可能大打折扣,也難以使遭遇困境慈善事業完成救贖。
良好的慈善文化才是公益行為的源頭活水。公益慈善,說到底就是要靠公共意識和精神自省,而不能靠道德捆綁。這意味著,那種由民間自發生長的慈善文化,更為健康,更具活力,更容易驅動人們的慈善行為。在經歷一系列慈善風波之后,面對當前出現的各種“微公益”行為,是應該學會從中去提煉出更接地氣更為熨帖人心的慈善文化,來為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提供更為純凈的土壤。
而慈善文化的培育,本身又是一個艱巨而長遠的任務,是涓涓細流凝聚為大江大海的過程。這次“CCTV慈善之夜”把目光投注入大量“微公益”行為身上,重點關注那些凡人善舉,這無疑是理性的慈善文化傳播方式。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在這個自媒體正在勃發生長的年代,人們通過新的技術平臺支持“微公益”行為,不論是對慈善文化的傳播,還是對公益實踐的推動,當前都迎來了難得的機遇。
“微公益”時代的慈善不僅可以取得更大范圍的覆蓋,還可以賦予公益慈善行為更為深厚的愛心價值。特別是置于“小政府、大社會”的理想社會治理格局之下,“微公益”時代的慈善文化彌足珍貴,應該將其中的道德力量固化下來,來驅動更多人以行動來回答“我為社會做了什么”。當整個社會得到良好的慈善文化滋養,中國慈善領域也一定會成為一片有光的所在,不斷傳遞出溫暖和力量,推動社會整體健康有序地前行。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慈善文化 微公益 愛心 珍妮電臺 慈善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