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強化監督問責機制 喚醒“沉睡”型政府網站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通報今年一季度對全國607個縣級以下政府網站的抽查結果,不合格率達18.5%。媒體調查發現,更新不及時、信息不準確、互動不充分、服務不實用是基層政府網站的頑疾,有一些網站訪問量極低,幾乎成了可有可無的“空殼”。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工作、生活變得與網絡密切相關,群眾對于信息公開、政府回應的需求也在“升級”。通過政府網站發布最新工作動態,公開政府部門相關信息,發布各種政策法規解讀,開辦網上便民服務大廳,以及反映和回應網民的意見建議等,政府網站已經成為群眾獲取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和群眾交流溝通的有效平臺。在當前政務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當下,建設好、維護好政府網站,意義重大。
作為政府部門重要的服務窗口,大多數政府網站建設費用不低。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對于網站的維護和使用卻不重視,突出表現為更新頻率低、鏈接數量少、搜索功能不穩定、難以精準滿足用戶需求等問題,使一些政府網站缺乏生機,儼然成為“僵尸”網站,給群眾獲取有效信息造成了障礙。
出現上述問題,主要在于相關部門對信息公開缺乏重視,對政務與互聯網接軌的認識不夠,對信息公開的原則、范圍、方式和目標不明確,造成政務信息發布不及時、不充分。同時,不少地區在網站管理上存在職責不清晰等問題,也缺乏一套考核評估和督查的機制,因而無法系統、實時地反映政府網站的動向、流量和更新頻率,導致有的政府網站往往無人監管,出現問題時也無人追責。
政府網站上發布的信息,不應是冷冰冰的文字和數據,而應是實現政府和群眾良性互動的橋梁。喚醒“沉睡”的政府網站,使之真正發揮作用,應明確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目標,使之成為及時、準確、有效的政府信息發布、互動交流和公共服務的平臺;還應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強化監督問責機制,對網站可用性、信息更新情況、互動回應情況等作出具體規定,并讓群眾參與到監督中來。這樣,政府網站才能真正成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管理和服務效能的有效載體。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監督問責機制 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