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黑龍江:發力供給側 做好農業加減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從去年開始,糧食總產量和商品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的黑龍江,越來越感覺到“糧食不好種了”。尤其是玉米價格下滑,讓黑龍江農民的錢袋子縮水不少。如何在供給側改革中尋找突破口,確保農民持續增收,成為黑龍江必須破解的難題。
這幾天,黑龍江克山縣仁發合作社理事長李鳳玉忙得腳不沾地,6千畝有機大豆拽著他,每天都要巡視一圈才放心。
去年,仁發合作社牛刀小試,按有機標準種了1千畝大豆,不用化肥農藥,生物除蟲,人工除草,專用機械收割和定點專庫存儲,建立了從種到收的全程留痕化電子檔案。李鳳玉沒想到,有了“有機”這倆字,每斤大豆的價格比玉米高出了13倍。
別看現在李鳳玉說起有機大豆兩眼放光,但在幾年前,大豆卻讓他愛恨交加。在“手抓一把攥出油”的黑土上長出來的大豆,品質絕對是沒得說,但以前種的多是榨油用的大豆,成本高,產量低。跟進口大豆“掰手腕兒”就沒贏過。白費功夫不掙錢,豆農撂了挑子,黑龍江的大豆種植面積因此萎縮了近一半。從去年開始,黑龍江對市場進行了細分,發現高蛋白食用型大豆僅國內市場需求就在200億斤,而黑龍江各品種的大豆加在一起產量也只有100億斤左右。巨大的市場空間,讓李鳳玉們找到了“種瓜點豆”的依據,也讓黑龍江省看到了結構調整的方向。
農業供給側改革,要補短板,也要去庫存。對于庫存壓力最大的玉米要結結實實地減少產能。黑龍江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億1千萬畝,差不多占到全國的六分之一。今年國家取消了玉米臨儲收購政策,玉米價格可能還會繼續走低。黑龍江省決定,引導農民減種玉米1500萬畝。李鳳玉的仁發合作社一共有5萬6千畝地,去年,僅玉米就種了4萬多畝。在政府的支持下,今年仁發合作社減掉了3萬多畝玉米,只保留了6000畝地的黏玉米,其它地除了有機大豆外,還種上了馬鈴薯、雜糧等作物。
日前,黑龍江出臺了《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今后,黑龍江將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推廣“互聯網+農業”,探索全生產過程展示營銷、點對點營銷、集團或個人定制營銷,推動農業在“種得好”“賣得好”方面實現突破。
編輯:楊嵐
關鍵詞:黑龍江 大豆 玉米 供給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