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考古能助軍隊獲勝嗎:文物保護切忌無知無畏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到海外旅游,每到一地我盡可能去當地的博物館看看。看得多了,自然會有比較。有的博物館藏品豐富精美,歷史內涵豐贍,令人過目難忘、回味無窮;而有的博物館藏品量少質差,乏善可陳,令人大感失望。有一年,我去某鄰國的國家博物館參觀,重點看了瓷器、金銀器和書畫。正巧當時我剛剛看過國家博物館的“絲綢之路”文物展,因此不由自主就要兩相比較。可以說,無論是工藝水平還是藝術水平,該國最出色的藏品也難望我國同類藏品之項背。
盡管我很清楚,文物的價值不能用是否精美來衡量,文物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是否重要才是文物價值的決定性因素,但通過文物足以看出文明的高下和文化的先進與落后。在不斷的中外對比中,我深深地為中華民族祖先所創造的燦爛文明所折服,自豪感油然而生。
民族自豪感不是憑空而來的。每一個親眼看過兵馬俑和長城故宮的中國人,每一個親眼看過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和宋元畫作的中國人,每一個參觀了臺北故宮的中國人,都會為自己是這個偉大民族的一員而自豪。如果沒有這些無言的文物作證,我們憑什么說自己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憑什么說中華文化燦爛輝煌?從這個角度說文物是國家的“金色名片”一點也不假。
當今中國正面臨著城鎮化加速的新形勢,文物保護和開發建設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20年間我國共有4.4萬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其中有一半是在建設中損毀的,以至于“建設性破壞”這一不合情理的詞語竟然是準確的。到2020年,我國還將新建數萬公里的高鐵和高速公路,還要有數億農民進城工作生活。在這一過程中,還將有多少文物消失于推土機的轟鳴聲中呢?2014年8月,阿爾山火車站這一見證侵華日軍掠奪我國森林資源的重要 歷史建筑,竟然被一房地產公司擅自拆毀了。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
缺少文物的民族是可憐的,而有了文物卻不知保護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些地方之所以屢屢出現拆舊建新、拆真建假等破壞文物的行為,既是錯誤的政績觀在作 祟,也是對文物保護的意義價值認識不清造成的。正所謂“無知者無畏”,毫無文物意識和歷史意識的“大老粗”當然就喜歡大拆大建,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視長遠 利益。即便有的地方領導嘴上重視文物保護,但心里還是覺得文保工作是虛的、軟的、不那么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對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干部強化文保教育,提高保護文物的自覺性。
其實從長期來看,保護文物是一筆收益相當不錯的投資。法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旅游大國,長期居于入境游客世界第一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法國的文物古跡眾多,保護出色。一家意大利商社甚至給埃菲爾鐵塔開出了4300多億歐元的估值。目前,我國正興起旅游熱,平遙、麗江、烏鎮等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景點吸 引了越來越多的客人,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有的時候,文物考古甚至能發揮匪夷所思而又極其重要的作用。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阿隆師欲包抄埃及軍隊后路,但該師為機械化部隊,需要較好的道路。在考古學家指點下以軍找到了由比爾謝巴通向奧賈的古羅馬大道,迅速清除沙土,整修破損。由于這條道路早已消失,埃及軍隊壓根沒想到以軍會從這里 殺出來。以軍借助其堅硬路面斷了埃軍的后路,大獲全勝。
古人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文物保護有沒有用,不在文物本身,而在人心。心里認識到了,就能獲得運用之妙。
編輯:陳佳
關鍵詞:考古能助軍隊獲勝嗎 文物保護 切忌無知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