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農戶家翻出82年前香客捐刻牌匾
82年前武當香客捐刻的牌匾、道人舉行法事的“五雷號令”牌、道人裝丹藥的木制藥箱……走進武當山藏道堂民俗博物館,仿佛穿梭在時光隧道里。古老的銅釘大門背后,是3000余件罕見的武當道教器物藏品。
這里的主人是35歲的鄭光春。近日,記者跟隨這位民間收藏家,探尋他耗費16年心血收藏武當道教器物的經歷。
16年收藏道教器物3000余件
暮色四合,一彎月牙慢慢從天邊升起。此時,鄭光春正在荒無人煙的山間跋涉,干糧早已吃完,水也沒有了,可前面仍沒看到村落的燈火,晚上又要露宿荒野了嗎?
這樣的經歷,在他16年的收藏生涯中記不清有多少次了。也許在一般人看來,收藏是一個輕松又高雅的活動,其實,每件藏品背后都有一個或艱苦曲折或辛酸離奇的故事。
曾經為尋一塊武當牌匾步行幾十公里,干糧吃光了,找野果充饑;曾經在下鄉收藏的路上,遭遇突降暴雨,差點被泥石流沖走……但對鄭光春來說,最辛苦的不是吃苦受累,而是遇到心儀的藏品對方不愿賣,來回奔波多次才能買到。最令他難過的,是看到散落民間的“寶貝”竟被當做破爛兒隨意毀棄。最讓他興奮的是,從藏品中發現了武當山鮮為人知的歷史文化。
16年來,鄭光春跑遍十堰的山山水水,游走于村落集鎮,到處收購古玩。如今,他收藏的各式武當道教器物3000余件,其中不乏很多珍品。
為什么癡迷于收藏武當道教器物?
鄭光春說,或許是因為小時候家中有許多老物件,從而受到熏陶;或許是對博大精深的武當文化的熱愛;或許是為散落民間的武當道教器物沒有得到有效保護而痛惜……總之,16年前的愛好和追求,發展成為他一生的事業。
“藏道堂”藏一生夢想
鄭光春收藏的武當道教器物非常豐富,有明清時期各式牌匾、道人舉行法事用的法器、道教木刻印板……琳瑯滿目。
收藏這些寶貝,花光了鄭光春所有的積蓄。為了不讓這些藏品一直待在倉庫里,他萌生了建立一個博物館的想法。這個想法得到全家人的支持,于是他與家人一起籌錢租房、裝修設計。
2015年3月,“藏道堂武當文化民俗館”在武當山特區老火車站附近掛牌成立,免費向大眾開放。
由于館藏器物豐富、價值很高,以及鄭光春對收藏的癡迷和堅持,藏道堂在業內漸漸有了名氣,吸引了國內幾位收藏大家的目光。著名收藏鑒定專家蔡國聲、賈文忠都曾來到這里參觀,蔡國聲還為藏道堂題寫了館名。央視鑒寶專家黃鼎與陳建明也曾為這里的藏品贊嘆不已。
在收藏的過程中,他逐漸認識到,每一件精美的古代道教器物不僅僅有世俗的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反映著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武當道教器物屬于中國傳統器物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環節,它們的創制經歷了對前道教時期世俗器物的繼承與改造,并融會了道教神學思想。”鄭光春說,道教器物中凝結著傳奇性事跡與史跡,蘊含著豐富的道教傳說內容,從這些藏品可以洞察浩如煙海的武當歷史文化。
牌匾講訴82年前朝圣故事
在藏道堂的大堂中,懸掛著一塊“德被生靈”牌匾。
如果沒有鄭光春,這塊由160名河南香客捐刻的牌匾將會永遠湮沒于水中。這塊牌匾是在搬遷前的遇真宮村一家農戶家里發現的,當時分成三塊,農戶用來做床板。
南水北調移民搬遷時,這家農戶搬家順手將這個床板遺棄。鄭光春發現后如獲至寶,經過數月的拼合修復,一段82年前的武當朝圣故事漸漸呈現在世人眼前。
這塊牌匾長2.25米、高1.06米,中間四個楷書大字“德被生靈”。牌匾左右各有一行小字,上款為“河南臨汝縣第十區張官鎮太平社”,下款為“中華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正月上浣轂旦”。 匾文下方有黎瑞卿、安福生等160個香客的名字。從牌匾上的信息可以知道,82年前,河南臨汝縣(現為河南省汝州市)的香客社團太平社一行160人,抬著這塊牌匾千里迢迢來到武當山進香。時至今日,河南香客朝武當之風依然盛行。
這塊牌匾的特別之處在于,上面有九疊篆“都天大法之寶”印章。鄭光春介紹,這是武當山金頂簽房的一枚玉制龜蛇印章,現為國家一級文物,是武當山的鎮山之寶。這塊印章在明清及民國時期享有盛名,香客事先都會準備一塊黃布,到金頂朝拜后,請簽房的道長蓋上都天大法之寶的印章。
道教法器制作精美
在武當山的宮觀里,人們常可以看到道人們身穿道袍,手持各異的法器舉行法事。這樣的法事活動,在武當山延續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道人們手中神秘而精美的法器,不僅蘊藏著古老的道教文化,也體現各個時代高超的制作工藝。
藏道堂中的大量道教法器,年代可以從清末民初追溯到漢代。對于它們的來歷和用途,鄭光春如數家珍。
清朝的“五雷號令”牌,通身黑色,包漿古樸,正面刻“五雷號令”,背面繪有桃木劍與蟠龍圖案。鄭光春介紹,“五雷號令”牌由棗木制成,內有雷子裝填。五雷號令是道教科儀中常用的一種法令,起源于道教的雷法,后廣泛應用在道教各類法事中。唐太宗派均州太守兼武當節度使姚簡到武當山祈雨,道人們用的就是武當雷法,靈驗后勅建五龍觀(后改建成五龍宮),由此拉開武當興盛的序幕。
展柜中懸掛的法劍“七星劍”,做工精美。在鋼鐵鍛制的劍身兩面,各鑲有青銅制的北斗七星圖樣,靠近劍柄處有龍、符的圖案。
天蓬尺是四面刻有符咒的四棱方形短木棍,各面分別刻有日月、二十八星宿等星象圖案及天蓬元帥圣號。
一件清朝木柄拂塵,雕工精細。木柄上鏤空雕刻二龍戲珠,張口露牙,鱗片清晰可見。木柄下方是馬尾毛,編成四個大結,每個結分成七綹,代表天地四方二十八星宿。
道人藥箱十分罕見
“藏道堂是一個值得參觀的好去處,也是值得我們收藏者學習的榜樣。”十堰市收藏家協會會長宋天佑說,由于歷史原因,許多道家器物散落民間。鄭光春用十幾年的心血收集了數千件實物標本,實屬不易,為弘揚道家文化所做的貢獻功不可沒。
在藏道堂的展廳中,還有石頭藥碾、瓷藥缽、藥錘等古代道人碾制中草藥的用具,其中一個制作精美的木制藥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藥箱高35厘米、寬58厘米,上面刻有“濟世之珍”四個字,打開后,里面還有幾層暗格。
鄭光春說,這個藥箱是多年前從武當山一位老道長手中得來,并不是用于外出治病攜帶的,而是道長放丹藥的藥箱。由于煉成的丹藥極為珍貴,數量有限,因此藥箱尺寸不大。隨著道家煉制丹藥慢慢消失,這樣的藥箱基本上很難見到。
目前在藏道堂中看到的并不是所有的藏品,由于場地和空間的限制,還有很多藏品塵封在倉庫中。
“我希望以后建立一個規模更大的博物館,將所有的藏品與大家共享,讓更多的人了解武當山。”鄭光春說自己會繼續朝著夢想努力。
編輯:陳佳
關鍵詞:農戶家翻出 82年前 香客捐刻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