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九三學社中央:全面小康振人心以人為本補短板
當前,決勝全面小康成為中國最強音。進入“十三五”,舉國上下正以超強的力度、超常的舉措,啃掉脫貧途中的“硬骨頭”、搬掉小康路上的“攔路石”。全面小康的壯美畫卷正在全面鋪展開來。
1979年小平同志用“小康之家”來描述中國式現代化的階段性目標和藍圖。現階段,13億多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匯成四個字——全面小康。
決勝全面小康,要用貧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程度來檢視扶貧成效;決勝全面小康,要用人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來檢驗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決勝全面小康,要以人為本補短板,進一步提振人們的信心、振奮人們的精神。
全面建成小康,重點應放在老鄉。全面小康的難點在農村、短板也在農村。中央采取“五個一批”舉措,確保“十三五”時期7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對黨和政府來說,無疑又是一場“大考”。僅說5年內投入6000億元易地扶貧搬遷1000萬貧困人口,是一個什么概念?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中線一期的移民人數加起來還不到170萬;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人口超過1000萬的只有87個。中國的脫貧攻堅是何等大氣魄、何等大手筆!
脫貧攻堅是一個大戰略,需要全面、系統、協調地加以推進。在全力做好扶助農村貧困人口工作的同時,也要全面關注其他弱勢群體。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并不是說城里就沒有弱勢群體了。事實上,城市里部分群體的困難表現可能更加多元、成因可能更加復雜。如,工廠里的一些普工、下崗的4050人員、初入城市打拚的“農二代”等等,生活生存壓力也很大;即使在機關、醫院、學校等單位的普通工作人員當中,也有不少人因住房、小孩上學、照料生病老人等生活艱難,他們的生活狀況往往還被社會懷疑,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精神壓力,需要得到社會的理解和關愛。
中央把集中連片特困區和扶貧重點縣作為扶貧重點,并不是說其他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就可以松一松;中西部地區貧困面大,需要特別扶持,并不是說東部地區就不需要扶貧。比如,黃河中下游灘區由于自然和歷史等原因“人水矛盾”突出,農民生產條件滯后、生活狀況堪憂,亟需實施根本性的幫扶措施;當地股骨頭壞死患者較多,亟需對他們進行救助,并找到產生這一地區病的原因,有效加以防治。
我們強調共享發展成果,普惠困難群眾,但不能忽視特殊弱勢群體的特殊需要。如,據估計我國孤獨癥群體人數達上千萬,且面臨早期篩查診斷難、康復訓練難、接受合適教育難等一系列問題,如何保證這部分人在小康路上不掉隊?還如,對失能老人、留守兒童、失獨家庭、困難非計生家庭出生缺陷患兒等群體的關懷,都需要因人施策、“對癥下藥”。又如,一些創業致富能人因這樣那樣的原因陷入貧困,如何幫助他們振作起來,重拾昔日的技術、資源等優勢再創業,值得認真對待。
收入不達標,絕不算小康;收入雖達標,未必是小康。比如,一些五六十歲甚至年齡更大的農村老人,來到城市里從事保潔、環衛等工作,一月掙一千多塊錢,年底懷揣省吃儉用攢下的萬把塊錢返鄉,按照農村人口的脫貧標準他們的確脫了貧,問題是綜觀他們在城里的居住條件、生活不便程度,以及背井離鄉的惆悵等因素,他們的生活質量是不是一定提高了呢?因此,不能僅把收入夠格當作全面小康的唯一目標;不能認為只要給了貧困戶錢就盡到了責任,應重視貧困戶和弱勢群體物質生活和精神兩方面的需求,對他們既注重經濟扶助,又注重人文關懷。
總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鄉上的“一概論”、區域上的“一概論”、群體上的“一概論”,甚至收入上的“一概論”,均不可取。一切要實事求是,靠好的制度和機制起作用,做到該扶持誰就扶持誰,該扶持哪方面就扶持哪方面,該采取什么方式扶持就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扶持。
全面小康,是全部人的小康,不能有掉隊;全面小康,是全方面的小康,不能有偏廢;全面小康,是全階段的小康,不能有反復。決勝全面小康,需要全面努力,需要人人努力,需要持續努力!(政協大會書面發言)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九三學社中央 全面小康 補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