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專家提出創新氣象服務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2016年03月23日 20:23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題:“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專家提出創新氣象服務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新華社記者于文靜、倪元錦

今年3月23日是第五十六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當前,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暴雨仍在持續。近年來頻發的高溫、干旱、內澇、寒潮等極端天氣,對我國氣象工作提出新的挑戰。如何通過個性化、創新性的氣象服務,提升防災減災能力?記者采訪了多名相關領域專家。

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提出新挑戰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也是世界上受氣候變化影響最明顯的國家之一。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產生影響,并帶來許多新問題,提出新挑戰。”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今年世界氣象日致辭中表示。

我國《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指出,近百年我國地表平均溫度上升0.9至1.5攝氏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氣候變暖造成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重發。1961年以來,極端高溫事件顯著增加,最高氣溫紀錄屢創新高,高溫熱浪災害頻繁發生,以20世紀90年代以后尤為突出。年降水日數減少,但暴雨日數增加10%,極易造成城市內澇和山洪地質災害的短歷時暴雨增多增強。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本世紀以來,東北、華北和西南平均每年中等以上干旱日數分別增加37%、16%和10%。因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引發的氣象災害對我國經濟社會影響嚴重,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城市氣候災害日趨凸顯。

“未來我國地表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我國面臨的高溫、洪澇和干旱風險將加劇,高風險區主要位于東部的人口密集和經濟發達地區,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風險將會逐漸加大,氣象災害帶來的風險將更大,由此帶來的經濟安全、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重大工程安全等傳統與非傳統安全也將凸顯,挑戰將更加嚴峻。”鄭國光說。

旅游遇霧霾、霧區建機場:氣象服務應兼顧日常與中長期

“在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的情況下,全社會對氣象服務的需求異乎尋常地增加。”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認為,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與公眾對氣象服務的需求集中體現在:

——中長期的趨勢預測。國家經濟與社會建設的規模日益擴大,許多投資都需要與氣候變化聯系起來。一個地方的氣象條件如何,牽涉到投資的有效性與否。如有的機場建在霧區,結果出現多方面矛盾,如果能夠早做氣候論證,可能會避免更大的浪費。

——日常生活的氣象服務。如旅游、度假和出差,甚至工作安排,都已經與氣象條件聯系起來。在一定時間段內,有的城市出現了產生霧霾的條件,可能就不適合安排大的活動,這就需要及時的氣象服務。

——局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預測預警服務。救災過程特別需要氣象預報服務,而防災減災也不例外。極端天氣的突現,往往超出人們的經驗所能,如何準確預測并提醒社會啟動一定的預警機制,十分重要。

——氣象知識的普及性服務。如何通過適宜的知識傳播渠道對大眾進行經常性的氣象知識教育,也是面臨的一項新常態課題。

個性、創新、零距離:氣象服務尚需精益求精

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發生后至今,“分區縣預警”成為北京市氣象部門應對災害性天氣的一把利器,可以實現暴雨預警平均提前量41分鐘,雷電預警平均提前量62分鐘,高溫預警平均提前量10小時。相比全市范圍預警,“分區縣預警”更精準、更經濟。

如今,每天早上通過手機app查詢天氣、PM2.5的數值,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氣象服務如何更加精確高效?未來如何發展個性化、創新性的氣象服務?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錦樓認為,“精確”不只體現在時間頻次上,還體現在地點上。霧霾、城市“看海”、熱島效應等,都和氣象息息相關,氣象部門應進一步提高監測水平和預警能力,結合城市下墊面的特征,聯合住建部門等,做出關于城市氣候變化的細化性預測。

“在夏天,城市大區域的熱浪加上城市熱島效應,會加劇危害性,給公眾帶來損傷,希望能為市民做出更有針對性的預警。”黃錦樓說,面對“霾效應”“熱效應”及“水效應”,應著重在空間上予以細化和區分,提出更加精細化的風險防控措施。

專家們認為,在形式上,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大數據”給氣象服務帶來的顛覆性影響,利用互聯網技術、新媒體渠道創新氣象服務傳播方式;在內容上,應根據農業、漁業、城市生活、工業等不同行業和領域,推送更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產品,使氣象服務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為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氣象服務 防災減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