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5種藥物塞耳巧治病
塞耳療法是我國中醫學中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中醫認為,耳與臟腑、經絡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通過外耳道給藥,藥物可循經入里,內達臟腑,從而發揮效能,治病救人。
靈磁石末能補腎
驗方:靈磁石6克,研為細末,分成2份,用紗布包裹,塞于雙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時,連續5~7天。可平肝潛陽,治療腎虛耳聾眩暈。
點評:耳為腎竅,為宗脈之所聚,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均循行于耳際。《內經》有“腎和則能聞五味矣”,“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等理論。中醫認為“腎開竅于耳”。早在《素問玄機原病式》就有“含浸針砂酒,以磁石附耳”治療耳聾的記載。
磁石為氧化物類礦物尖晶石族磁鐵礦,主含四氧化三鐵,味咸,性寒,歸心、肝、腎經,能平肝潛陽,聰耳明目,鎮驚安神,納氣平喘。磁石益腎納氣,為治耳鳴之要藥,腎開竅于耳,腎虛則耳不聰,《本草綱目》言:“磁石治腎虛諸病,耳通目明”。《濟生方》記載治腎虛耳聾,以磁石豆大一塊,同煅穿山甲末,綿裹塞耳中,口含生鐵一塊,覺耳中如風雨聲即通。▲
菖蒲烏頭治耳鳴
驗方:民間有用鮮生地黃塞患側耳治耳鳴法,臨床主要選用有通竅作用的藥物,如用藥用石菖蒲、烏頭等分研末,用棉裹塞耳。
點評:耳鳴又稱“聊秋”,是指病人自覺耳內鳴響,妨礙聽覺,如《外科治療全書》說“耳鳴者,耳中有聲,如若蟬鳴,或若鐘鳴或若流水聲,或若萁米聲,或睡著如打戰鼓,如風入耳。”我國耳鳴發生率為15%~17%。中醫認為,導致耳鳴有外感寒、暑、濕、燥,臟腑內傷,腎虛,肺實等原因。石菖蒲味辛性溫,歸心、胃經,功能芳香化濕、豁痰降濁、明耳目、通九竅,現臨床廣泛用于神志昏亂或癲狂,而其聰耳開竅功用臨床應用者少。
石菖蒲實乃開耳竅之圣藥,有化痰開竅,通心氣之用。香能醒神,辛可制風,溫可通絡,苦可燥濕化痰,辛苦之性能上能下,善治耳鳴耳聾閉氣。藥理研究認為它的根莖和葉中均含揮發油及糖類、有機酸、氨基酸等,其中揮發油中含34種成分,其主要成分為β-細辛醚,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
《本草正義》記載:菖蒲“且清芬之氣,能助人振奮精神,故使耳目聰明,九竅通利。”另一種藥物烏頭大熱,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下氣,溫腎壯陽,也是治療寒邪閉肺耳鳴和腎虛耳鳴常用的中藥之一。二者塞耳,能起到溫陽散寒、通竅開耳之效。▲
酒精棉球止痛經
驗方:痛經是女性常見病癥,取藥棉少許,放在75%酒精內浸透,然后取出塞在患者外耳道內,有止痛作用。外耳道具有排導作用,經數小時藥棉可自行排出。如不能自行排出,可于次日取出。左右兩耳交替用或同時使用。如伴有頭痛頭暈者,可左側疼痛塞左側外耳道,右側疼痛塞右側外耳道。酒精藥棉塞入時動作不宜過快,以免因接觸耳膜引起頭暈。冬季宜先將藥棉放外耳道口數秒鐘,然后緩慢塞入。患者上藥時以采取臥位為佳。
點評: 痛經嚴重影響女性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臨床實踐證實,采用酒精棉球塞耳治療痛經有較好的療效。痛經乃寒濕凝滯或者氣滯血淤所致,且與全身經絡有密切聯系,用蘸有輕刺激性的酒精藥棉刺激外耳道,具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作用,故可以使痛經迅速緩解。
酒精有辛溫行氣的作用,且外耳道分布有內分泌、皮質下、三焦、心、肺等耳部反射區,當酒精棉球塞入耳朵后會對局部耳穴造成良性刺激,可以促使人體自身高級中樞神經系統迅速分泌鴉片樣物質來達到快速止痛的目的,還能改變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從而促使病變部位組織細胞的恢復和再生能力,來達到緩解和治療女性痛經的目的。
酒精棉球治療痛經主要是通過酒精的刺激作用,給耳穴造成一種良性的刺激來緩解痛經。由于耳穴治療具有接觸面積小、傳導快、顯效迅速及操作簡單、方便、安全等特點,且不用擔心服用藥物對身體造成的副作用,因此非常適宜。▲
白酒棉球緩牙痛
驗方:用棉球蘸高濃度白酒或95%酒精適量,塞入外耳道中,使其與周圍皮膚密切接觸,可止牙痛。若棉球已干,可再滴些白酒,一般只塞患側外耳道,兩側疼痛也可塞雙側,經過3~5分鐘,疼痛自可止。
點評:牙痛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癥狀之一,可見于西醫學中的齲齒、牙髓炎、根尖周圍炎和牙本質過敏等。常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牙痛發作或加重,屬中醫的“牙宣”、“骨槽風”范疇。中醫認為手、足陽明經脈分別入下齒、上齒,如果大腸、胃腑積熱,或風邪外襲經絡,郁于陽明而化火,火邪循經上炎而發牙痛。因此,牙痛主要與手足陽明經和腎經有關。人體的手足三陽經均聯系于耳,陰經也通過經別合于陽經,與耳廓相通。
酒精因酒的成分而具有發散風寒、活血通絡的作用。通過外耳道給藥,可刺激人耳的經絡,進而作用于臟腑經絡,起到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另外,酒精揮發快,外耳道神經血管豐富,塞入后能刺激神經末梢的冷感受器而產生冷感,并反射性地造成深部血管的變化而達到止痛作用,加上中樞神經系統對酒精十分敏感,經吸收后,可抑制內源性致痛物質的釋放,可抑制大腦皮質的興奮性,從而減輕痛感。▲
中草藥酊平咳喘
驗方:取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陳皮、肉桂、川芎、生姜、冰片。用75%酒精浸泡15~20天,過濾后,將冰片加入藥液中不斷攪拌至冰片溶解 ,再兌入蒸餾水過濾即配制成藥液,灌裝滴耳玻璃管,每支10毫升備用。用時取適量藥棉,滴上1~3滴藥酊,不松不緊塞于外耳道。一般晚上使用,早上取出,連續用藥3天或隔日1次。可用于感冒咳嗽、急慢性氣管炎,主要癥狀包括咳嗽氣喘、胸悶吐痰等,還可用于嘔逆、牙痛、頭痛及咽炎、中耳炎、暈車等。
點評:塞耳不僅治療耳部疾病,而且能治療一些全身病癥,如《回生集》記載治療目中生翳,“用鵝不食草,吹鼻,塞耳,貼目,神效也”。中醫認為臟腑投影在耳部,藥物塞耳主要是壓迫心肺兩大穴位并促進藥物吸收,從而發揮全身治療作用。本方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作用,通過耳穴刺激經絡,與內服中藥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使用藥物塞耳時須將藥物包好,扎緊,塞入時動作要輕,且不可塞入太深,以便及時取出。使用酒精或酊劑塞耳時,因酊劑對皮膚有刺激,10歲以下兒童及孕婦慎用,對酒精過敏者禁用。塞耳期間,如果病人出現眼睛發脹或難以忍耐等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取出。
編輯:趙彥
關鍵詞:5種藥物塞耳巧治病 塞耳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