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綠水青山方能構筑鄉愁圖景

2016年03月12日 16:43 | 作者:蔡恩澤 | 來源:中國青年網
分享到: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的審議時再一次強調,一定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此前,總書記在考察各地時多次滿懷深情地指出,要留得住綠水青山,系得住鄉愁。總書記的話觸動了無數人內心深處的柔情,“鄉愁”成為近年來微博、微信朋友圈中滾燙的熱詞。

u=1400761967,2275659232&fm=21&gp=0

綠水青山是生態環境的根基,又是與揮之不去的鄉愁緊密相連。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故鄉的山水之間,將濃濃的鄉愁潑灑于字里行間。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賀知章的“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無不把鄉愁寄托于綠水青山中。

不過,家鄉的窮山惡水有時也會讓人產生逃離的念頭。從清朝到民國的數百年間,山東漢子們為了生計離鄉背井闖關東,在他們一步三回頭的徘徊中,有對故鄉的留戀,也有對故鄉的哀怨,無助和無奈交織在一塊,鄉愁成了沉甸甸的思想包袱。而又有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總是守望鄉愁,一代又一代傳承。人們熱切地渴望改變家鄉的面貌,朝思暮想家鄉山青水秀人更富。

那么,今天如何安放我們的鄉愁呢?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鄉愁的內涵在不斷深沉雋永,鄉愁的圖景也在不斷燦爛光明,濃郁的鄉愁中寄托著人們改天換地的壯志豪情。而只有到了新中國,到了改革開放的大時代,到了樹立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的當下,才有可能以綠水青山構筑鄉愁圖景。鄉愁不光是對故土的眷戀,更有對家園改造的沖動。

我們面對著嚴峻的環境壓力:2014年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37%、沙化土地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受污染的耕地高達上千萬公頃,1.9億人的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

守望終究代替不了踐行,責任感敲打著游子們的心。于是許多在外打拼的農民兄弟在賺得第一桶金之后,毅然回鄉創業,其中不乏鐘情山水之間者,大做山水文章,立誓要將家鄉的山變青、水變綠、天變藍、人變富。而地方政府也熱情地伸出援手,在政策上扶持。革命老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福建長汀縣吸引外出農民工返鄉造林、參與水土流失治理,發展經濟林果、苗木花卉、林下經濟和森林旅游,讓農民在生態保護中實現就業增收。

而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明確要求,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綠色發展既是國家意志,又是全民行動。以綠水青山構筑鄉愁圖景,既要魂牽夢縈,又要腳踏實地。

青山不是靠油漆“抹”出來的,要靠一代又一代人辛勤勞動,太行山區一對父子兩代植樹造林,讓荒山變青山,令人動容;綠水不是靠人工撈垃圾“撈”出來的,要靠嚴格的排污制度管束,隨意排污,無異于投毒,社會治理理念早該形成;藍天也不是光靠治霾水炮“轟”出來的,要靠全民行動,靠科技投入,減少碳排放量。

中國秉承綠色發展理念,既是本國經濟發展需求,又是對國際社會的莊重承諾。習近平將綠色發展的理念帶上世界舞臺,他在2015年9月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未來。在這方面,中國責無旁貸,將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言出行隨,一諾千金。

站在聯合國講壇上,中國的一座座山、一條條河、一片片天,無不是總書記心中的“鄉愁”。“中國曾經像一只羽毛稀少的雄雞,佇立在植被茂密的西伯利亞和東南亞之間,吟唱著黃土地渴望綠色的古老歌謠。”中國的有識之士為生態失衡不無擔憂。習近平賦于科學發展觀新的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綠色發展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根鏈條。

綠水青山系鄉愁,綠水青山使鄉愁圖景更明亮。在頻頻的回顧中,不再是模糊的悵惘,不再是霧里的揮手離別,而是一種責任、使命和擔當,把思鄉情結和建設美麗家園融合在一塊,化為實現十三五規劃、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際行動。(蔡恩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綠水青山 生態環境 兩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