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應用宜居研究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性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楊偉偉) “建議普及‘宜居’理念,應用宜居城市相關研究成果,促進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健康發展。” 3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利用大會休息時間,走訪中國城市國際協會、宜居城市(中國)研究中心等機構,調研宜居城市工作。
近日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將“宜居”納入我國城市發展的總體目標,如何規劃、建設、管理“宜居城市”?成為兩會期間部分全國政協委員關注的話題。
調研中,中國城市國際協會、宜居城市(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介紹了原建設部批準立項06-R1-26項目《宜居城市科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及延伸成果《宜居小區科學評價指標體系》、住建部批準立項2010-R2-18項目《宜居城市規劃方法研究》等一系列“宜居城市”研究成果,以及在廣東省清遠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江西省宜春市、浙江省臨海市、杭州淳安千島湖鎮、河北省遷安市、浙江省天臺縣城、陜西省榆林市等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層級“宜居范例城市”理念得到實踐應用的情況。
聽完介紹后,蔡建國、馬力委員認為,“宜居城市”系列研究成果有很高的科學價值,應當在總結已有“宜居范例城市”實踐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推廣應用,把“宜居城市”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全面提升我國城市宜居性,提升百姓幸福感做貢獻。
蔡建國委員認為,城市發展要科學規劃,否則會帶來生態破壞、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空城等一系列“城市病”,宜居也就無從談起。同時要以人為本,以民生為本,將城市管理轉向全民參與的城市綜合治理,結合城市綜合管廊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教科文衛體等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和諧有序的城市發展格局,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馬力委員則提出,宜居城市規劃建設,要把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遵循城市發展規律放在突出位置。生態系統破壞了,環境污染了,城市如何能夠宜居?馬力委員也強調宜居城市建設市民參與的重要性。“宜居城市建設最終是為了惠及廣大市民,市民參與建設和評價,在共建共享中,會增加對創建的獲得感。”他舉例說,陜西榆林市在北京第二大風沙源毛烏素沙漠建設“北京林”,號召各界熱心生態環保人士通過認領樹木參與,此舉就很好,有利于喚醒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 宜居城市 城市規劃建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