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要聞 要聞

“真扶貧”“扶真貧”該咋抓好?——市縣村三級代表關于精準扶貧的對話

2016年03月09日 16:03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張鶯)精準扶貧無疑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之一。接下來五年內如何讓貧困鄉親致富,廣西代表團里的市、縣、村三級代表們雖“各有想法”,但愿景一致,那就是“產業開發、收入歸民”,讓扶貧這條“長藤”結下“碩果”。

“‘真扶貧’‘扶真貧’,做起來并不簡單。”全國人大代表、來賓市委書記李志剛談起扶貧深有感觸。桂中城市來賓七成人口是少數民族,“十三五”還有27萬貧困人口。除了改善水、路、電、網等基礎設施,李志剛更注重產業扶貧。

“扶貧必須有產業,產業得有差異化,而且還得同時包括長期、中期、短期產業結構,因事因地因人施策。”李志剛說,考慮到扶貧工作具有復雜性和反彈性,農村群眾因災、因病、因學、因婚返貧的現象比較突出,必須做實產業扶貧;幫群眾搞種養產業時一定要考慮差異化,考慮到三五年后的情況。“也不能到2019年、2020年才見效,必須現在處理好‘長中短’關系,讓群眾嘗到甜頭看到希望。”他說。

李志剛今年提出了關于制訂“扶貧法”或“扶貧條例”的建議,希望從法律層面推動扶貧成果的長效化、常態化,包括用法律手段實現條條塊塊扶貧資金的整合。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縣長吳永春深表贊同。他說,三江有16萬畝茶園、61萬畝油茶林、16萬畝毛竹林,“兩茶一竹”面積居廣西前列,但生產方式相對落后,規模經營程度不高,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撐不足,產業增效不高。

吳永春建議對涉農資金進行清理和歸并整合,拒絕“撒胡椒面”;建立以扶貧績效為導向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機制,把“大水漫灌”變成“滴灌”。

為了改變貧困戶“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吳永春認為切忌用“給錢”“給物”取代“扶志”“造血”,還要在鄉村引入有實力、有市場、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幫扶老鄉。

全國人大代表、防城港市東興市江平鎮巫頭村黨支部書記阮愛興來自中越邊境地區。他調研發現,邊民參與邊貿互市的比例偏低,邊民通過互市貿易獲利也較低。

“大部分邊民依靠為貨主提供勞務,或利用邊民資質開展服務,賺取少量收入。”他說,邊境貧困群眾的玉米、糖料蔗等傳統產業效益不高,群眾沒資金沒技術,建議加強“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為農村創造生機。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扶貧 兩會 產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