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國家網信辦發言人就“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等虛假信息答記者問
央廣網北京2月26日消息(記者張棉棉)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霸氣媳婦回農村掀翻桌子”“東北村莊農婦組團‘約炮’”等文章流傳廣泛,媒體和網民熱議。然而,有關部門、媒體和網民的調查發現,這三篇文章都是虛構之作,屬于虛假信息。記者就事件真相、虛假信息如何監管等問題采訪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言人姜軍。
問:這幾篇文章的真相是什么?
發言人:近日,“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和激烈討論,我辦密切關注此事的網上輿情發展,并聯合相關部門組織開展調查工作。經查,這是一則假消息,發帖者“想說又說不出口”并非上海人,而是江蘇省的一位女網民,因春節前夕與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過年而獨自留守家中,于是發帖宣泄情緒,內容是虛構的。而之后在網上自稱“江西男友”回應的網民“風的世界伊不懂”,和發帖者素不相識。此事的緣起是出于泄憤,經過網民的大量轉發和媒體的廣泛報道,最終成為一起輿論事件。有關調查結果,江西網絡部門已經公布。
2月14日,一篇名為《春節紀事:一個病情加重的東北村莊丨返鄉日記》的文章在《財經》雜志微信公眾號發表,文中父親瀕死兒子卻用低保金“行樂痛快”、農婦組團“約炮”、媳婦罵婆婆“老不死的東西”、低保夫婦不顧兒子常年酣戰牌桌。然而,新華社記者深入事件發生地調查,發現“返鄉日記”并非“返鄉之作”,文中描繪的禮崩樂壞的時間、人物、地點都是虛構的。
此外,某自媒體還發布文章《霸氣媳婦回農村:光干活不讓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并配圖。當網民指出真實性的問題后,該發帖者稱,“真假其實無關緊要”。
上述文章涉及城鄉話題,一些媒體未經核實的跟進報道也推動了輿情升溫。在許多有責任感的網民通過理性分析,指出帖文中的疑點,線上線下核實印證后,事實真相逐漸明晰。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網民能夠理性發聲,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問:這類事件不屬于新聞報道,是否違規?
發言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都明確規定,利用互聯網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每一位網民都可以自由地在互聯網上發布信息,發表觀點。但自由是以秩序為前提的,任何人在網絡空間的言行,都不得損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胡編亂造、造謠生事、胡作非為,將受到道德的譴責,乃至法律的懲處。
問:各類虛假信息應該如何監管?
發言人:中國有近7億網民,每天產生信息量300億條。對虛假信息的監管,我辦一方面扎實推進網絡立法,努力通過健全的制度體系來推動“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日常治理和專項整治。2015年,全國網信系統全年依法約談違法違規網站820余家1000余次,依法取消違法違規網站許可或備案、依法關閉嚴重違法違規網站4977家,有關網站依法關閉各類違法違規賬號226萬多個。
下一步,我們還將醞釀制定涉及行政復議和網絡誠信、網絡金融管理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性文件,對違法違規信息處置、約談、行政執法程序作出全面規范,加強監管。
問:網絡平臺應該承擔怎么樣的責任?
發言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建立新聞信息內容管理責任制度,不得登載、發送含有違反規定的新聞信息,發現有違反規定的應當立即刪除。網絡論壇等平臺雖然無法及時一一核實網帖的真實性,但當發現存在疑問,或者被明確告知屬于虛假信息時,應采取管理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在這起事件以及很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輿論事件中,一些媒體及媒體法人微博、微信賬號的參與轉發和報道,對輿情發酵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聲,人人都是信息源、傳播者。作為媒體工作者,包括媒體法人微博、微信賬號運營者應該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嚴格遵守新聞紀律和職業規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網絡媒體要認真學習領會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記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認真核實報道內容,不能片面地挖新聞而忽視了導向,一味地搶時效而忽略了真假。
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將進一步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針對虛假信息、非法網絡營銷等近期較為突出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持續清理造謠傳謠、侵權假冒等不良網絡生態信息,對構成違法違規的依法追究責任,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維護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 國家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