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北京鐘鼓樓將全面“體檢” 預計會在5年內完成
經過700余年,始建于元朝的北京鐘鼓樓將在“十三五”期間迎來全面“體檢”,目前正進行前期規劃。此外,同樣“年紀”的玉河故道也將在今年恢復景觀,擬進行補充申遺。
昨天是元宵佳節,也是本市燃放煙花的最后一天。為檢查文物保護和文物安全工作,北京市副市長王寧、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等昨天下午視察北京鐘鼓樓、北京通惠河玉河遺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地查看各單位安防、消防重點部位的同時,調研文保相關工作。
鐘鼓樓將全面體檢備申遺
什剎海北側的鐘鼓樓,是北京中軸線上的重要景觀。史料記載,北京鐘鼓樓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700余年歷史。元、明、清三代的鐘鼓樓,曾經是北京的報時中心,暮鼓晨鐘中迎來送往每一天。
隨著時代變遷,鐘鼓樓地區也逐漸出現了私搭亂建現象嚴重、市政設施落后、安全隱患突出的問題。為此,東城區于2012年12月正式啟動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經過3年多工作,如今鐘鼓樓廣場面貌得到明顯改善,恢復整治工作初見成效。鐘鼓樓南廣場曾經自然形成的偏西情況也撥正了8米,回到中軸線上。
如今的鐘鼓樓已經成為北京市地面文物中,修繕情況良好、面向社會開放較為成熟的文保建筑。游客可登樓梯而上,眺望中軸線景觀。
據了解,為推動中軸線申遺,鐘鼓樓也將在“十三五”期間迎來一次全面體檢。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曾對鐘鼓樓進行過幾次局部修繕,目前正對鐘鼓樓全面體檢做前期計劃和籌備工作,預計會在5年內完成,而在“體檢”期間,不會影響開放。
玉河南段有望補充申遺
地安門東大街和北河沿大街交叉口西南角,有一處封閉的考古現場,這就是曾經的玉河故道南段河道。據了解,該河道已考古完畢,將在今年年內恢復舊時景觀。
玉河是通惠河的重要組成部分,700多年前由郭守敬主持修建,曾是元大都的皇城糧食漕運河,俗稱“御河”,最終被百姓傳稱為“玉河”。 2007年,北京市政施工過程中發掘清理出明、清古河堤和少量可能為元代舊址的遺跡,之后按“修舊如舊”方案逐步恢復舊時景觀,保留了部分原河堤進行文物遺址展示。 2014年,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通惠河北京舊城段中的東城區玉河故道成為入選的河道之一,遺產點為東不壓橋。
近期考古完成的澄清下閘正位于東不壓橋遺產點南側。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昨日介紹,會將玉河故道澄清下閘段按照明代寬度恢復,“大概十多米寬”,并考慮注入景觀用水以恢復舊貌。同時,還會陸續整治其周邊環境,使之成為與北側玉河故道相似的文化景觀,讓市民能夠愜意游覽。另外也考慮在古遺址處開設展館,展示運河歷史。
該負責人透露,上述工作均計劃于今年完成,同時也考慮將該段納入大運河的后續申遺點。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北京鐘鼓樓 申遺 文物保護 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