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春節后的“口氣”與眾不同 可能和脾胃體質有關
□通訊員 莫禹凡 金陵晚報記者 朱菁菁
知道春節后到醫院里來看啥的人最多嗎?
其中有一個毛病,你很難想到。因為有許多人居然是來看“口氣”的。
南京市中醫院的老中醫告訴記者,春節后不少市民都苦惱于自己“口氣變重”。而事實上,這段時間出現的“口氣”也真的有些與眾不同,因為除了常見的口腔因素外,它還可能與脾胃、體質等因素有關哦。
節后口氣原因比較復雜
“其實每年節后,看口氣的患者都比較多,只是大家都沒特別關注過,所以沒意識到。”南京市中醫院口腔科主任查伯濤說。
說到口氣,或者說口臭的誘因,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口腔因素。比如牙石、齲齒、牙周病,都可能讓口氣變得無法形容,也讓患者“羞于啟齒”,嚴重影響了正常社交和當事人的心理健康。此前有調查顯示,中國口臭患病率為27.5%,可見問題還是很普遍的。
在春節后出現口氣問題,其實也并不奇怪。據查伯濤介紹,春節期間人們吃得好,生活卻不規律,這導致有些人的口腔清潔工作就沒有做到位。“比如有些人春節宅在家里,天天晚睡晚起,不出門,刷牙洗臉也不如往日那么勤快到位。還有些人春節宴請多,吃的東西也雜,其中甜軟黏膩的東西容易黏牙,如果刷牙不到位,就無法有效清潔。這些都導致很多人一個春節下來,口腔衛生狀況大打折扣,口氣自然也就來了。”此外,春節期間許多人嗜好煙酒,這也導致咽炎等問題多發,而這也會影響人們的口氣。不過這些口氣相對也比較好處理,只要對癥采取措施,認真刷牙漱口,必要時做個潔齒,問題就會顯著改善。
不過,查伯濤也告訴記者,和平時相比,在春節后的口氣問題上,真正因口腔問題所致的倒不是主流,這也是“節后口氣”與眾不同的地方。因為這其中有許多患者,其實是脾胃肝膽方面的問題。
首要的是積食問題
“其實節后口氣重,更多見的是由積食所引起的,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在節日期間暴飲暴食,吃了很多辛辣油膩的食物,飲酒也較多。胃腸因此紊亂,影響消化吸收。從而出現積食、口干、口苦的癥狀。”南京市中醫院脾胃病科專家繆偉峰告訴記者。
繆偉峰說,所謂積食,多數還是“吃多了”“吃傷了”。“許多人都有年飽的感覺,畢竟此時美食誘惑不小,而家庭聚會也多,本來平時可能就吃一碗,節日期間一不小心多吃了大半碗,這就可能引起積滯。有些當時就會引起胃腸道的不適,還有一些人則會表現為口氣上的問題。
“我們就發現,那些愛吃辛辣、油膩、炒貨的人群最容易被口氣困擾,而飲食清淡好素的人就比較少。而前面那些人本身也特別容易吃傷了,發生積食。”繆偉峰說,還有一類“隱形積食”則更有欺騙性,因為這些人自覺并未多吃,但卻因為節日期間疲勞、氣溫變化的因素,導致脾胃功能下降,所以即便是普通食量也無法消化,結果引起積滯。這種情況在孩子中尤其多見。
繆偉峰告訴記者,其實從中醫角度來看,不同的口氣還能預示很多問題。
比如口氣重,還覺得口里發苦的,往往是有肝膽方面的問題;口氣發酸,則常常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多見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病人,體內往往有肝熱脾虛的問題。對于這些不同的口氣問題,當然要根據當事人不同的健康狀況來進行處理。
此外,不同體質的人口氣的問題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口氣多出現在熱性體質人身上,因為這類體質的人群陽氣比較重,出現口氣大的情況較多見。不過這也不意味著“寒性”體質的人就絕對安全,因為寒濕體質同樣也會出現口臭,所以一出現口臭就清火去熱也并不適合于所有的人。
“對于一般人來說,除了要注意口腔清潔外,最好還是清淡飲食,避免攝入油膩的食物,這也可以預防積食,口氣也會比較少。另外一定要多喝水,覺得白開水不好喝的可以選擇茶飲,這些也能幫助消食。要是還不行,就要請醫生開些助消化的藥物了,消化好了,口氣也會減輕。”繆偉峰說。
延伸閱讀
8種口氣口味VS8大健康問題
繆偉峰說,除了可以聞到的口氣外,我們還會感覺到嘴里的味道,這屬于“口味”。口氣和口味結合起來,能說明更多的健康問題。
口臭:多見于各類口腔問題,如齲齒、牙周病等,另外糖尿病、消化道疾病、脾胃濕熱等也會引起。
口酸:常見于消化道疾病,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病人最為多見,體內肝熱脾虛者也會有。
口咸:多見于慢性咽喉炎、口腔潰瘍、腎虛患者等,有時候患者會感覺連吐的唾沫都是咸的。
口苦:常與肝膽疾病有關,多為肝膽有熱,膽氣熏蒸所致,反映體內肝膽郁熱或痰熱內擾。
口淡:就是吃啥都沒味,最常見的是脾胃虛寒或脾虛運化失常的患者。不過要注意,如果是高齡老人、有基礎病的或者痰濕體質的人,一定要警惕口淡,因為它也可能是腦梗先兆。
口辣:相對少見,多是因為肺熱盛或脾火炎所致,多見于肺、胃兩臟疾病的患者,如氣管炎、肺癌、胃炎與胃癌等。
口膩:常見于風寒感冒,所以吃啥都不香。
口甜:多屬脾胃濕熱所致,與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有關,另外要小心糖尿病。
編輯:趙彥
關鍵詞:口氣 口臭 脾胃體制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