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那條“天價魚”會是最后一條嗎
近些天,那條“天價魚”持續牽動著輿論的神經。先是來自江蘇的顧客稱“吃了3種魚,竟然1萬多”,其中一種“鰉魚”每斤高達398元,并稱店家故意增加斤兩,發生爭執后還動手打人;飯店接著解釋,稱明碼標價,顧客簽字認可了魚的斤兩與價格,爭執也是顧客動手在前,最后還打了七折;哈爾濱松北區隨后公布了一個只調查了飯店一方的“調查結果”,并稱炒高價格“管不了”;沒想到顧客又出面接受采訪,稱價格單上的簽字是飯店服務員簽的。
事情的發展一波三折,批評了一方轉身就有被“打臉”的風險。在顧客缺席的情形下,官方倉促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基本上完全采信了飯店的說法。一方完全失語的“調查結果”,自然難以讓公眾信服。而通報中一句“雙方對民警過年期間快速出警幫助化解糾紛表示感謝”,也是突兀得很。
現在,劇情反轉又出現了。17日晚,松北區“天價魚”事件專項調查組公布階段性調查情況,稱經深入調查,針對目前已核實的涉事飯店存在不以真實名稱提供服務、餐飲許可證過期等問題,松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其停止經營活動,并依法依規按程序進行行政處罰。這一階段性調查稱:“暴露出來我們對餐飲等行業監管還存在缺失,管理上還不到位。”
或許“天價魚”的真相還有待厘清,但一些事實已逐漸明晰:這家飯店的顧客基本都是當地導游和出租車司機拉過去的;事情發生后,有導游稱,帶顧客去該店消費有60%的提成;該飯店標的價碼明顯高出同類飯店,還謊稱是野生,涉嫌欺詐;網上對該店點評好評極少,并紛紛表示價格畸高。
“天價魚”絕不僅是一條魚、一家店的事。這條魚生長的環境,是粗糙、原始、惡劣的旅游生態。聯想到大年初三外地游客在北京被黑導游喝罵等現象,至少可以看出,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旅游產業基本還停留在地導、司機的一錘子買賣上。羊毛出在羊身上,魚刺終究要卡在消費者的喉嚨里,在粗糙的經營模式下,出現“天價魚”這樣的糾紛,難道不是“理所當然”?
在初步調查報告里,當地有關部門表示,鰉魚價格隨市場波動而起伏——“管不了”,頗有些“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意味。但是,真的沒有能管的地方嗎?這種灰色的利益鏈條,該不該管?粗放的旅游、餐飲生態,該不該管?如果監管部門總是“管不了”,那會有市場力量來“管”:游客用腳投票,紛紛遠離。這并非危言聳聽,試想一下,當你我被導游帶去一家飯店,還敢放心地吃一條鰉魚嗎?
我們希望“天價魚”事件能有一個公正、客觀、全面的調查結果。但思考、行動卻不能止于此,倘若任由旅游、餐飲行業的亂象存在下去,這條“天價魚”恐怕不會是最后一條,這個“天價”恐怕也不會是最高價。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天價魚 哈爾濱 餐飲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