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何香凝的家風:革命
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生于日本東京,出生時,父母即希望其長大后繼承革命先輩的志向,為中國的獨立自由而奮斗,因而給他起名“承志”。
作為母親的何香凝,始終對廖承志的革命志向與行動予以毫無保留的支持,并屢有公開聲明與寄言囑托。譬如,當1933年3月28日廖承志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時,何香凝在上海發表公開聲明稱“承志因國難日深,輟學返國,不知何故被捕。小兒承志昨晚在滬被外國捕房拘捕,但未悉拘留何處,余愿與兒共留囹圄,惟不愿留在外國捕房,要求解往華界,即死亦愿在華界,不在租界。”短短的幾句話聲明,何香凝大義凜然的愛國之情,與無私奉獻的愛子之情已溢于字里行間。這樣的聲明,正是一代革命家風的生動寫照。
何香凝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近花甲之年的何香凝愛國之志老而彌堅,對抗日救亡運動熱情支持;7月22日,她在其上海寓所成立了最早、最大的婦女抗日團體———中國婦女抗敵后援會,自任主席兼總務組長,號召全國婦女組織起來,“為了中華的自由解放,奮斗到底。”可以說,她也正是在以身作則,對在前線抗敵的兒子予以最堅決的響應與勉勵。
毋庸多言,在國難深重之際,作為母親的何香凝對于正在華北前線浴血抗戰、已經成為紅軍領導人之一的廖承志,自然有著無盡關切與深遠寄望。她于1937年9月28日接受上海《立報》記者專訪,此刻她抱病在家,仍屢屢談及對其子的評價與囑托。當記者稱贊廖“會畫、會唱、會寫,懂好幾種外國文字”的才華出眾時,她這樣評價自己的兒子道:“啊,別人太夸獎他了。可是我可以告訴你,他現在也許快29歲了,我不十分記得清楚。只記得他是在我和廖先生亡命日本時出世的。7歲時在日本進了一所法國人辦的曉星小學,這時,他開始學習日文和法文,每晚散課回家,再由我親自教他中文。至于在書畫方面,幾乎是他天生的一種嗜好……他很能耐勞,不愛奢華,對小事他總不計較,因此常常被人叫傻子。”
在母親何香凝眼中,廖承志的童年是在繁重的功課與嚴格的家教中度過的,所謂“才子”也是通過長期教育才培養成的。最后,母親對時年已近30歲的兒子寄囑期望,她說:“他研究的是政治經濟學,如今前線從軍正為祖國抗戰,學用正當其時。”
何香凝的革命家風,一直與廖承志的革命行動伴隨一生。抗戰期間,兒子在前線全力參與抗戰,母親則在后方大力宣傳抗戰,母子二人均為中國抗戰作出了卓越貢獻。(文/肖伊緋)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何香凝 家風 革命 家教 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