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叢斌:做好社會服務工作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也是我們民主黨派為之奮斗的一大理想。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制定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并在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和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新目標新理念新任務,為我們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提供了更加大有可為的廣闊舞臺。九三學社作為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體,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要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全力做好新形勢下的社會服務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社會服務是民主黨派履行參政黨職能的重要內容,是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形式,是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一大特色。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和中國共產黨的親密友黨,理應傾力履行參政黨的職能,社會服務是民主黨派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履行參政黨職能的具體體現,有著深刻的政治意義。對于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來說,社會服務工作也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參政黨自我充實、自我完善,不斷走向新時代所必須的社會實踐。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今后五年,要在已經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努力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一系列新的目標要求,這些目標要求貫穿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提供了新舞臺,拓展了新空間。
首先,我們的科技服務和科學普及的舞臺將更加廣闊。九三學社中央歷來高度重視科普工作。自2009年以來,我們在全國各地開展的“百名專家進鄉村入學堂”活動,已從面向農村中小學講科普,發展到進入城市中小學、大學、社區、媒體;從送科技下鄉幫農民致富,發展到與企業聯姻,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助力,使科普活動與我社科技服務工作高度契合??破展ぷ骱涂萍挤?,已經成為九三學社社會服務一塊耀眼的“金字招牌”。“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大局的核心位置,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我們創造條件讓全體公民學科學、用科學,以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神。作為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體的九三學社,應該肩負起普及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文化的責任,為建設創新型大國努力奮斗。
其次,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目標為我們社會服務工作開辟了新領域。“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著力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這意味著,綠色發展在今后將成為一以貫之的主題,綠色指標將越來越成為約束性指標。我們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會服務工作始終,特別是在扶貧開發、產業發展等方面,應注重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要優先發展生態產業、將生態理念和生態工程融入到第一、二、三次產業發展當中,實現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維護、修復、發展產業化。九三學社中央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做了調研,提出發展生態農業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面源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解除民眾心理恐慌,維護社會穩定;還能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也能促進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助推農村科技文化普及,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穩定農村社會結構、家庭結構,減少農村留守兒童;同時還降低了與農村環境污染有關疾病的發病率,提升農民的幸福指數和生活質量。可見,圍繞推動綠色發展,我們的社會服務工作有著巨大的空間。
最后,共享發展的新理念為我們社會服務工作搭建了更大的平臺。長期以來,我們的社會服務工作聚焦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做的是雪中送炭的工作,直接面對的是千千萬萬的困難群體和欠發達地區?!笆濉币巹澖ㄗh中明確提出了推動共享發展的著力方向,其中包括:增加義務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環境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加強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幫扶;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脫貧攻堅工程,使最后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同步邁進小康等等。這些舉措內容豐富,指向清晰,有很強的操作性,更為我們社會服務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拓展了新的空間。比如農村治理問題,我們的社會服務工作不應僅停留在爭取教育、科技等單一項目上,還應及時發現、仔細研究農村治理中體制機制上存在的各種問題。有些地方農民的疾病譜發生了改變,表面上看是醫療健康問題,但實際上與農村面源污染有一定關系,是生態環境問題,若我們僅用提供醫療服務的方法去應對農村疾病問題,只能解燃眉之急,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還應當通過科技手段治理農村面源污染,剖析問題成因,從體制、機制上加以改進,才能使農民生存在一個安全的生態環境中。這既是“三農”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抓住根本的社會服務工作。(作者: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叢斌 載于《求是》2016/03)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九三學社 叢斌 社會服務 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