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網購火車票超6成”有喜更有憂
17日上午,法晚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去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投資8238億元,投產新線9531公里,其中高鐵3306公里。完成旅客發送25億人,連續三年增長10%。另外, 另外,去年加強12306、95306網站建設,網上售票占比超過60%,網上貨運業務受理超過99%。(1月17日《法制晚報》)
2015年,網購火車票比例超6成,表明鐵路部門數字化票務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可喜可賀。然而,從近幾年運行情況來看,網絡購票的效率和實用性仍然差強人意。比如,在春運期間,網絡購票經常出現與窗口人工購票一樣,需要“排隊”等候的尷尬狀況;因12306平臺出現漏洞,致10萬乘客涉嫌個人信息泄露,更是令人糾結。可見,網購火車票比例超6成,有喜更有憂。
不可否認,網絡購票不僅可以獲得更加提前的預售期,還可以足不出戶買到火車票,因此成為很多人的優先選擇。但必須正視的是,春運期間,農民工是乘坐火車的絕對主力,而絕大多數農民工不懂網絡,即便是有的懂網絡,也不具備從容上網購票的現實條件。換言之,網絡購票對于農民工來說,僅是一塊畫餅。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鐵路部門票務工作重心似乎發生了偏離,甚至患上了“技術依賴癥”,過度依賴于網絡購票。
即便是鐵路部門可以過度依賴于網絡購票,但網絡購票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快捷。比如,往年春運期間,各地網絡訂票異常火爆,被“卡殼”的故障時有發生,導致購票系統經常“罷工”;再者,黃牛搶票現象難止,部分乘客囤票選優,影響了正常的網購秩序。一邊是人工排隊買票也處處受阻,一邊是網絡購票無望,其后果是,導致更多的人陷入“一票難求”的困境。
因此,鐵路部門應及時調整和完善票務工作,在選擇售票方式上要多途并舉,兼顧各方需求,特別是要維護農民工的利益。比如,在客流量較大的火車站售票大廳,大幅度增加售票窗口,全部對外開展售票服務,并延長售票時間;又如,在火車站附近及城市流動人口密集處設立多個售票服務點,以此分解火車站售票大廳購票的人流;再者,開展赴大型企業、高等院校上門預訂業務,實行售票服務關口前移。
推行網絡購票,將免除人們長時間排隊購票之苦,其優勢和好處顯而易見。從技術上來說,保持網絡購票系統暢通并不存在太多困難,但考慮到火車票的特殊性,尤其是每年春運期間,一張車票牽動著千萬家庭的心弦,因此必須綜合考慮“公平與便利”,避免網絡購票催生更多“一票難求”,損害公眾平等享受公共交通服務的權益。(汪昌蓮)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網絡購票 比例超6成 “一票難求” 公眾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