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加強弄民工信息服務
1月7日,贊皇縣農民工鄭國江已從廈門的工地上回家20多天了,一直沒找到新的活兒,“老鄉們也沒好去處,過了春節再說吧。”
同日,在石家莊一道路施工工地,來自四川的常明禮正在做著焊接工作,“晚上下了工,吃飯,和老鄉聊天,睡覺,第二天接著干,農民工不就是這樣?”
他們的生活和九三學社的調研基本相似:就業渠道基本靠老鄉,在以地緣為紐帶形成的交際圈里,精神文化生活單調而封閉。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4月發布的《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14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7395萬人,總量繼續保持增長。
作為城市化進程中的主力軍,農民工們為城市做著貢獻,卻始終難以真正融入城市。
在7日開幕的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員會提交了《京津冀協同趨勢下加強農民工信息服務的建議》,提出政府要為農民工提供更多的就業、培訓、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服務,并通過地方立法加強農民工的社會保障,不能讓農民工出門在外總是靠老鄉。
農民工就業信源主要靠老鄉
農民工的就業渠道非常單一。據九三學社提供的調查數據,我省農民工由親戚和老鄉介紹工作的占到62%,真正由勞務中介介紹的僅占9%。從收入看,我省農民工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超過八成,普遍認為收入偏低。農民工由于收入有限、居無定所和時間原因,他們下班后主要的休閑方式就是看電視(31%)、睡覺(20%)、打牌(16%)和喝酒聚會、上網、逛街、看閑書等,以地緣和血緣為紐帶形成了封閉的交際圈。另據調查,目前,農民工簽訂正式合同情況有很大好轉,但參保仍不理想。雖然農民工欠薪問題被十分重視,但據調查,仍有超過3成農民工被拖欠工資,超時用工現象普遍存在。
跟著老鄉干覺得要錢有把握
現實中農民工的境況與九三學社的調研十分相似。“出來務工基本都是老鄉介紹,在一處干完如果下一處接續不上,就只能閑著,一年差不多要閑上三四個月。”四川的常明禮已經出來打工十多年,沒活兒時也找過中介,“去應聘,先讓試用,工資很低,試用結束還不一定能留下。”
他覺得,還是老鄉更“靠譜”,老鄉們在一塊互相有個照應,如果包工頭也是老鄉,有“鄉情”這層關系做“擔保”,不至于拿不回工錢。
鄭國江也是“走南闖北”多年的農民工,“活兒都是老鄉介紹的,大家在一塊兒聊天兒是鄉音,吃飯習慣也一樣。”但有時候,他還是會覺得寂寞,工作之外,大家無所事事,他全部的“文化生活”就是用手機上上網,“覺得身在城市,卻融不進去。”
盼有個農民工就業信息平臺
2015年這一年,鄭國江有一半的時間都閑著,“今年活兒不好找,老鄉們也都沒啥合適的工作,很多都干干停停。”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就業渠道,但他和常明禮的擔憂相似,怕被中介機構騙了,怕找個陌生的老板,到時候欠了工錢都不知道去哪討。“如果政府能提供針對農民工的就業平臺當然好,那樣用工也能規范起來,也給我們上個保險。”在鄭國江的印象里,僅在一家化肥廠打工時給上過保險,“我們也知道有規定得給農民工上保險,但農民工流動性強,有時候三五個月就換個老板,誰給咱上?”
農民工就業單一的另外原因就是掌握的技能不夠,“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從這個建筑工地到那個建筑工地,換了別的咱也干不了。”鄭國江期待能有培訓機會,“可哪個老板會掏這個錢讓你去培訓,你下一站不定又跟著誰去干了。”
政企合作提供培訓
農民工就業如何不只靠老鄉?農民工權益該咋保障?九三學社就此提出建議。
據九三學社的調查顯示,63%的農民工希望政府能夠提供科技培訓活動,需求較多的有電工、美容美發、機修、焊工、廚師等工種。
九三學社建議,政府、企業應與職業技術學校合作,或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民工開展有針對性的對口培訓、崗前培訓、遠程網絡培訓,同時加強用工企業的培訓機制,減免或補貼農民工的培訓費用,強化培訓過程中的監管、鑒定和反饋制度等。
拓展就業信息渠道
目前,為了迎接京津冀協同發展趨勢,我省正在規劃和建設多個科技城、示范區、創新中心等項目,這些新興產業的開發為農民工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九三學社建議,要借此契機,通過勞務機構、政府就業信息平臺等多種渠道為農民工提供就業信息。政府在做好信息服務的同時也要做好監管工作,確保中介機構提供的信息準確,企業合法用工。同時建立健全農民工舉報投訴等法律制度,通過地方立法加強農民工的社會保障,依法查處企業克扣工資等侵害農民工權益的違法行為。
工會助力調解維權
九三學社建議,還要充分發揮工會的作用,幫助農民工開展法律維權和訴訟調解活動,推動企業和農民工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強化企業繳納保險責任,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等級制度等各項權益。另外,政府應建立農民工文化服務專門機構,為農民工提供優良文化產品。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九三學社 河北省委 農民工 信息 就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