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民進北京市委建議設立中央政務區 選址北京北部
導讀
起草建議的城市研究專家王勁松提出,通過對北京主城區南北中軸線向北延伸,在北五環與北六環之間,在回龍觀與天通苑兩大居住區之間,在海淀、昌平、朝陽三區的結合部,設立北京北部新區,推進首都中央政務區的建設發展。
特約記者 張夢潔 北京報道
隨著北京城市總體定位的調整,呼吁建立中央政務區的聲音也越來越高。
1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近日民進北京市委編印了《關于在北京建立北部新區(中央政務區)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在北京北部建立北部新區,作為中央政務區。
據建議起草人之一民進北京市委委員楊光介紹,這份建議“已經通過其他渠道上報中央”。
中央政務區構想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建立中央政務區的呼聲便不絕于耳。
比如,北京市政協在2015年年底召開的議政性常委會上,提出了“打造中央政務服務區和首都歷史文化精華區”的構想,此外包括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等在內的行政或城市規劃專家,也進一步建議,將東西城區合并,升級成為首都特別行政(或中央政務區)。
而北京民進的這份建議,對中央政務區的選址則更為大膽一些。
起草建議的城市研究專家王勁松提出,通過對北京主城區南北中軸線向北延伸,在北五環與北六環之間,在回龍觀與天通苑兩大居住區之間,在海淀、昌平、朝陽三區的結合部,設立北京北部新區,推進首都中央政務區的建設發展。
“這樣,就確立了主城區(老城區,二環里的東城區、西城區,將主要作為歷史文化區保留),通州副中心城區、北部新區的三角關系,實現歷史文化、商務、政務的功能分區的合理化。”王勁松說,如此一來,將形成“一主兩副”三足鼎立的形態,從而構成“L”型的組合型城市格局。
為何要跳躍式的選址在北京北部設中央政務區?建議認為,東部,因為中央商務區和北京市行政中心的建設不再討論;西部,沒有土地;南部,包括南苑地區,基礎設施不足,文化底蘊不足,發展前景不如北部;而北部地區的發展,基礎較好,也是在北京南北發展主軸向北的自然延伸。
王勁松表示,在北部新區建立中央政務區,有三層積極意義。一是有利于改變目前北京單核城市“攤大餅”的發展模式,因此在距離城市主城區一定距離,跳躍式的選擇適當的區域,建設中央政務區很有必要。
其次,有利于中心城區的人口疏解。因為北部新區的建設,將帶動主城區數十萬人外遷,每天減少幾十萬人每天往返于居住地與主城區之間的交通量,其積極影響將大大超過通州行政副中心;同時也有助于實現北京城六區之間的均衡發展。
三是北部新區(中央政務區)是一種低碳低能耗的地理形態。就中央政務區職能而言,相應遷入的主要是高素質高級別的機構、人員,無污染或低污染,其能耗甚至可能比中央商務區的能耗還低。
北京城市規劃或還將調整
相比于還停留在討論階段的中央政務區設想,為落實新時期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已在進行。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總體規劃修改確定了九大方面、28項重點專題研究,由42個委辦局、16個區縣政府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合作開展、共同承擔。
去年年底,北京市規劃委曾對外公布了其中的一部分——北京新的空間布局。北京市的城市空間結構將由此前規劃的“兩軸-兩帶-多中心”變為“一主、一副、兩軸、多點”。其中,“一主”為中心城區(包括作為核心區的東、西城區);“一副”即通州;“兩軸”仍是長安街與中軸線,不過長度比原先有所增加。
據北京市規劃委介紹,當時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前期編制方向已經基本確定。不過目前全文還未對外公布。
“這次總規修訂是一次應急、局部、短時期的修訂。”王勁松說,之所以要修改總規,主要原因是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通州成為北京行政副中心所影響,他認為就長期而言,北京城規還將調整空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與上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相比,此次總體規劃修改的年限仍然是到2020年,這也為過幾年北京城規繼續修改留下了空間。其中,為與后續城規銜接,新總規提出的戰略定位、人口規模、生態紅線等目標、原則和策略都將是長期堅持的內容。
目前,新總規中的重點——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已經啟動。
“當前大力推進的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定位,僅是北京市‘四大班子’領頭的行政副中心。”王勁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而北京尋求中央政務的部分疏解將是必然之舉,為進一步疏解北京主城區的壓力,有必要再尋求建立一個副中心城區。
他認為,北京城規未來還應調整,而“中央政務區”將是這個副中心城區的主題,它的能量和影響將大大超過通州副中心城區。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進 北京市委 中央政務區 北京城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