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治國理政第一義
談治國理政,就不能不談治國理政第一義。這個第一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作了很好的詮釋,就是“肩上的重大責任”。“這個重大責任”,展開說,“就是對民族的責任”,“就是對人民的責任”,“就是對黨的責任”。
有了這樣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擔當精神,治國理政才具備最根本的、最正確的前提。歷史上,有的君主失國,致百姓流離,生靈涂炭,卻認為這不過是“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似乎很灑脫,其實是糊涂透頂。這樣的執政者心中毫無民眾的地位可知,而其所謂治理最終走向不治亦不難知。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名言,可以說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基本治國理政觀。這樣的治國理政觀,只能建立在勇于肩負重大責任的基礎之上。治國理政之難,首難就難在實踐都只能在一個給定的歷史情境中展開,因此既承繼優秀遺產,也必然承擔歷史包袱。再者,不必說治理大國,就是把一個單位、一個家庭治理好,也絕非易事。在一首《天黑黑》的福建民歌中,“掘著一尾旋留鼓”,但“阿公要煮咸,阿媽要煮淡”,結果是“二個相打弄鼓鍋”。
一個家庭、一個單位沒理順,雖不免矛盾沖突乃至悲劇,影響總是有限,而一個國家特別是人口眾多的國家的治理若出了問題,后果則不堪設想,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這條大船不能犯顛覆性錯誤”。坐而論道者與從事實際政務者雖不必有高下之分,卻似乎常有些隔膜,比如前者往往把治國理政看得輕易。如果認為治國理政實踐是所謂“行易”,就很可能禍民誤國。胡適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學者,又出任過大使,可說深得國家治理之三昧。他說,“治國是一件最復雜最繁難又最重要的技術,知與行都很重要”,“政治的設施往往關系幾千萬人或幾萬萬人的利害,興一利可以造福一縣一省,生一弊可害無數人的生命財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是以大無畏的精神肩負起對民族、對人民、對黨的重大責任,以“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態度,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既登高望遠,又腳踏實地,絲毫不懈怠,絲毫不馬虎,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刷新治國理政理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治國理政實踐中不斷取得新進步、新成就。(滕朝陽)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治國理政 第一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