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蓓蓓
在很多人印象中,到政協工作意味著“退二線”,可就有這樣一位女干部,35歲就當上了政協領導。
12月24日,政協北京市大興區第四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補選楊蓓蓓、蘇榮為四屆區政協副主席。楊蓓蓓出生于1980年,是一名典型的“80后”干部。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此前曾為大家介紹過,楊2004年參加工作,英國華威大學經濟金融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理學碩士。曾任北京市西城區功能街區產業發展促進局副局長,大興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2013年5月擔任大興區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
不難發現,此次補選前,楊已是大興區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正處級干部。轉任政協,是進步了么?需要注意的是,楊是“不駐會”的政協副主席,還是正處級。也就是說,她日常辦公并不在政協,屬于“兼職”,平時仍主責金融辦工作。從這個層面說,政協副主席職務是一種政治榮譽。
有小伙伴們很好奇,作為一名普通的正處級干部,她為何能獲此政治榮譽呢?這里,就有必要提到楊的一個特殊身份:無黨派人士。
今年,中共中央召開了統戰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要加大對黨外代表人士培養、選拔、使用工作力度。同時還強調要重點團結三類對象:“留學人員”、“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
從楊的履歷看,她曾留學英國,并從事過金融管理工作,學歷高、視野寬,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求的人才,培養她自然是“統戰工作新的著力點”。
長安街知事(ID:capitalnews)發現,楊蓓蓓與現任大興區副區長陳曉君的經歷有些相似。陳也是一名無黨派人士,去年11月擔任副區長前,她曾是市規劃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局長,同時擔任不駐會的區政協副主席。在政協“兼職”后,再轉任政府部門。陳曉君的經歷,亦能體現黨委對黨外代表人士的發現、培養途徑。
事實上,政協是“二線”部門本就是個誤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政協是培養黨內干部的重要平臺,許多年富力強的高級干部出任政協主席,有的還從政協主席轉任黨委政府工作,比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何立峰、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遼寧省長陳求發等。
對于黨外干部來說,政協就更是他們施展才能的重要舞臺。今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提出黨外代表人士在各級政協中應當占有較大比例,在換屆時委員不少于60%,常委不少于65%,在各級政協領導班子中副主席不少于50%等規定,為黨外代表人士在政協任職比例設定了一系列硬性指標,這就從制度層面,為黨外干部培養、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事實上,黨外代表人士的成長,有一個過程。他們在各自專業領域成名成家,往往需要經驗的積累和歲月的沉淀,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許多人在走上領導崗位時,年齡較長。這也是傳統印象中到政協工作是“退二線”的重要原因。如今,黨委在培養選拔黨外人士的過程中,更加注重與中共新發布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相銜接,既結合黨外人士成長特點,循序漸進,穩健進行,同時也有心物色年輕干部,及早發現、及早培養,調動各個年齡段干部的積極性。
楊蓓蓓30歲出頭,就擔任了政府部門的正處實職,可見業務能力之突出,對她的使用,屬于“擇優”。同時,讓她先到政協“兼職”,而非直接在政府序列提拔,又體現了當下干部使用的穩健作風。此舉,堪稱是落實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的一個生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