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原標題:老兩口住高校地下機房數年 學校:不會讓其居無定所
從空調機房上面的井口可看到機房內的生活用品
老兩口住高校地下機房數年 學校:不會讓其居無定所
昨日,涉事的鄭州某高校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二人確是學校的“臨時工”,但學校長期給他們安排有免費職工宿舍。學校絕不會開除他們。對此,老夫婦中的男主人告訴本報記者,居住在地下機房確實不合適,昨日他們已搬走一部分東西,今后不會在地下的機房繼續居住。
老夫婦蝸居地下數年,屋內有電視冰箱等
昨日上午10時,在文化路與英才街交叉口東北角,一處用竹子和籬笆圍著的“小院”內,設有附近一所高校的空調機房,它深入地下數米。此時,原來的井口已經被一張鐵板蓋住,上面有一把新鎖。井口旁,設置有電視天線、疑似洗浴水箱等設備。
“一對在附近高校工作的老夫婦在井底生活了好幾年。”曾經下到機井底下的一名知情人士如是說。該人士曾多次前來探訪。機井底部距離地面約5米,上下井需要借助一個沒有扶手的鐵梯。井底大概有五六十平方米的面積,一部分被空調壓縮機占據,另外一部分擺放有一大一小兩張床。此外,還有電視機、電冰箱以及洗衣機。
該人士說,井底基本見不到陽光,彌漫著潮濕、發霉的味道,壓縮機工作時的噪音也有六七十分貝。夫婦二人從不在井底做飯。為何老夫婦要住在井下?該人士稱,一是為省錢,二是為工作方便,女的平日就負責維護空調機房。記者在現場等候兩個多小時,未見有人前來。
記者隨后電話聯系了老夫婦的一名親屬,對方婉拒了采訪。附近某售樓部的一名工作人員稱,他本人也目睹過一對老夫婦確實曾在機井下居住,但平時極少接觸。
此事被網絡曝出后,迅速引起大量網友關注。“被這么一曝光,他們估計住不成了,可能工作都要丟!”一名網友的留言頗具代表性。
校方:不會趕二人搬離機房,也不會開除
昨日下午,涉事的鄭州某高校宣傳部部長惠某,就此事接受了采訪。
惠部長表示,這對老夫婦確實是學校的“臨時工”,男子系基建處的維修工,而女子系后勤處的一名員工,她負責看管學校空調機房,排除一些簡單故障。兩人幾年來工作表現一直很好,人非常老實本分,工作也認真負責。由于二人年齡較大,學校也很關照他們,二人也都辦理有“三金”,學校也給二人安排有20余平方米的職工宿舍,他們也已經占用。但據他們了解,夫婦二人為方便工作,有時就住在地下數米的機井內。
網絡上的大量關注,會不會導致學校將二人攆出機井,使老夫婦無處可去?會不會像一些網友擔心的那樣,兩名“臨時工”有可能被學校開除?
“沒有說不讓(他們)住,學校會尊重二人的意愿。”惠部長回應稱,如果老夫婦想搬,他們會提供相關幫助,學校本來就給二人安排有職工宿舍,老人不可能流落街頭;如果不想搬,他們也不勉強。此外,二人丟掉工作的情形也不會出現。
當事人回應:已搬離機房,不會無處可住
下午5時,記者輾轉聯系上了夫婦中的男主人馬福來。
“今后不會在那里(空調機房)住了。”馬福來說,他和愛人都是附近這所高校的臨時工,老家在鞏義市。一直以來,學校方面都很關照他們夫婦二人,對他們很好,也確實給他們安排有免費的職工宿舍,他們也的確使用著宿舍。平日里,他的愛人負責看管學校位于井下的空調機房,為圖省事以及方便工作,他們有時就會住在井下,仔細一算,至今已有數年的時間。機井上的一把新鎖,也是他鎖上的。
在馬福來看來,此事一經網絡報道出來后,客觀上給學校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這讓他心里很不好受。如果嚴格按照規定,空調機房住人也是不合適的,他們不想給學校帶來麻煩。因此當天下午,他們已經悄悄搬走了一部分東西,今后會完全騰空,搬至學校宿舍居住。
針對眾多網友的關心,馬福來說他內心非常感謝,但他想強調的是,夫婦二人雖然搬離了機井,但不會無處可住,而是搬到學校此前安排的宿舍內。另外,學校方面也不會處分他們。此外,馬福來不愿意再多講。□記者 張波 文 洪波 攝影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