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遭受牢獄之災易出現“岡塞綜合征”
▲岡塞綜合征的典型表現是胡亂回答問題,總是離正確答案差一點
▲患者也許有人格問題,通常是反社會人格障礙或表演型人格障礙
心理診室
醫學指導/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腦科醫院心理科首席專家郭沈昌教授
身陷囹圄,很多人會精神失常,連最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正確,可能是心理受到刺激后出現了精神障礙“岡塞綜合征”,特別是被冤枉的人。有人認為這是裝瘋賣傻,純屬裝病。也有精神心理專家認為不是裝病,這種病的確切機理尚不明確,估計患者可能把憤怒、抑郁、焦慮等情緒轉化成類似癔癥的癥狀,也可能存在人格問題。在治療上,患者最好能夠脫離不良環境,并配合心理治療,大多數人便能很快好轉。
病例:
在異國被困后精神失常
2008年,35歲的索馬里漁民賽義德坐哥哥的車回家,在路上突然被乘坐直升機的法國突擊隊員逮捕。原來,他的哥哥和一群海盜綁架了一艘豪華游艇,牽連到他頭上。他被雙手反綁、雙眼蒙蔽空運到法國,單獨關在一個狹小的牢房里,直到4年之后才被判無罪釋放。其間他語言不通,感到羞愧難當,心理受創后曾出現幻覺,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岡塞綜合征。
2009年,31歲的捷克難民薩姆科被加拿大多倫多一家收容中心收容,之后出現胸痛不適,不和別人說話,躺在房間的地板上大小便,拒絕聽從工作人員的話。他被精神科醫生診斷為岡塞綜合征,然而他還沒來得及接受治療,便死于心包積液,尸檢發現他還有大腦、腎臟和肝臟等損傷。
特點:
距離正確回答總是差一點
岡塞綜合征是患者受到巨大精神壓力后出現的反應,包括胡言亂語、行為混亂,有時出現失憶、失語、神游等,有時還會模仿別人的說話和動作。少數人自稱產生了假性幻覺,說腦子中出現了一個聲音跟自己講話。這些患者意識模糊,往往給人心不在焉、昏昏欲睡的印象。
岡塞綜合征最典型的表現為患者對簡單的問題作出荒唐的回答,總是離正確答案差一點——
“一只貓有幾條腿?”
“3。”
“5+5=?”
“9。”
患者的行為動作也是如此,例如在劃火柴的時候會搞反方向,用沒有火藥的一頭去擦火柴盒,又如開門的時候拿反鑰匙。他們似乎知道一點事情,但又頭腦混亂,很多時候被當成是裝病。此病多見于囚犯和被拘留人員,是監獄常見精神障礙的一種,很多人出現此病可能是為了獲得監獄方和法庭方的同情,從而減輕罪責和刑罰,但這也可能是一種抗爭。
裝病的人會故意夸大自己的傷殘或精神障礙,企圖達到某種目的。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腦科醫院心理科首席專家郭沈昌教授認為,岡塞綜合征患者除了近似回答,有時其他方面又表現正常,還能下象棋、打撲克,看起來像是在裝病,但實際上可能并非如此。患者遭受被抓入獄、長期坐牢或者其他精神打擊,產生了心因性應激反應,而被冤枉入獄者的心理應激更大,更容易發病。他們沒有馬上表現為憤怒、抑郁、焦慮等,而是轉換成種種怪異表現,有些類似癔癥,但具體機理尚不清楚。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專家表示,岡塞綜合征患者也許有人格問題,通常是:1.反社會人格障礙——不負責任、行為沖動、不考慮他人感受、無法遵守社會規范;2.表演型人格障礙,總是需要獲得別人的肯定,而無法從自我價值中獲得自尊。
岡塞綜合征患者往往還有其他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抑郁癥、麻痹性癡呆等。這是因為,岡塞綜合征還可以有生理性的原因,包括酗酒、頭部外傷、腦中風、額顳葉癡呆、抽動穢語綜合征等。
治療:
脫離不良環境是關鍵
有調查顯示,75%以上的岡塞綜合征患者是男性,發病年齡從15~62歲不等,平均為32歲。這個病本身不會致死,一般也不會有自殺的風險,但在急性發病的時候,特別是可能傷害到自己或他人的時候,患者需要住院治療,防止發生危險。
除了治療各種并發的疾病,醫生主要對岡塞綜合征患者實施支持性心理治療,之后大多數患者會在數日內好轉。郭沈昌說,心理醫生會分析患者的人格是否發生偏離,然后幫其調整心態。當然,最關鍵的是脫離誘發問題的不良環境,如果是監獄的話,最好實施人性化管理。“被冤枉入獄的人需要正確對待自己的困境,考慮到別人也有犯錯的時候,出獄后可申請國家賠償。”郭沈昌說。(文/廣州日報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胡譽懷)
編輯:趙彥
關鍵詞:遭受牢獄之災 岡塞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