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貪官“造假”對抗調查:家藏上億現金 騎車上班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黨員有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篡改、偽造個人檔案資料,弄虛作假,騙取職務、職級、職稱、待遇、資格、學歷、學位、榮譽或者其他利益等違反組織紀律的行為,將被給予不同程度的黨紀處分。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在巡視和組織調查的過程中,黨員干部“三齡兩歷一身份”造假、謊報瞞報個人有關事項等問題不斷暴露。一些官員為了躲避黨紀審查、滿足一 己私利,選擇鋌而走險,謀劃出各種各樣的手段蒙騙組織,混淆視聽。這些“煙幕彈”背后隱藏了官員怎樣的心理動機?如何才能有效破解官員“造假”問題?
1 “造假”花樣翻新,目的卻很“單純”
隨著黨和人民群眾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紀律規矩越來越嚴,監督越來越密,“造假”成為一些違紀官員規避監督的“障眼法”。通過梳理案例發現,雖然官員“造假”的內容和手段五花八門,但目的都是千方百計地撈取利益、保全自己。
——假檔案,人為拔高自身條件以滿足干部選拔任用要求。“三齡兩歷一身份”造假是官員謀求升遷的常用手法。2015年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通報了對一 名涉嫌檔案造假騙官的處級干部進行立案調查。這名干部從外省調入之前僅為副科級,但通過年齡、履歷造假“洗檔案”,一躍成為正處級干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執行研究員劉山鷹指出,干部選拔任用、領導退居二線都有具體年齡限制,很多干部為爭取提拔、延長任期,往往不擇手段將年齡改小,以至于出現部分干部的履歷推算結果顯示,讀初中時就已參加工作計算工齡等怪象。
——假報告,謊報、瞞報個人有關事項,糊弄組織。今年3月,中組部下發通知要求加大對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的核查力度,包括擴大抽查比例到10%,實 行干部選拔任用“凡提必查”。這一措施為干部行為套上緊箍,也使一些隱藏很深的貪腐分子露出了馬腳。如此高壓態勢下,一些領導干部還是不收手,企圖瞞天過 海、混過組織的審查。
被立案審查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原黨組書記、副廳長莫涓曾為本人和其兒子辦理假身份證,隨意出國(境),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嚴重違反了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
——假表態,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政策陽奉陰違,臺上反腐、臺后貪腐。“腐敗沒有后悔藥。”“官以不貪為寶,民以清官為寶。”“大貪是從小貪開始的,針尖大的 窟窿斗大的風……‘全家腐’必然是‘全家哭’。”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曾在各種場合多次談反腐,而這些轟轟烈烈的反腐表態最終成為他自己落馬的注腳。
王敏、萬慶良……已查處的官員中有不少都在臺前維持著“反腐斗士”的光輝形象,甚至于落馬消息傳出后,許多干部還頗感“意外”。這些言行不一的“兩面人” 想通過擺出積極的姿態濫竽充數,從而轉移組織的注意力、隱藏自身問題,然而再精彩的表演只是欲蓋彌彰,假面具終會被黨紀的利劍戳穿。
2 “造假”背后,是黨性不純的心理演變
中國礦業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金程認為,官員造假現象是由于官員存在僥幸心理,總想著“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性地適用紀律和規矩。不管出于什么樣的心理,本質上都反映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造假者對紀律和規矩沒有心存敬畏。
為求利益去冒險——貪婪、僥幸心理。貪圖權位和名利,為了取得“位子”、保住“帽子”,達到個人提拔、延遲退休等目的,一些黨員干部明明知道自己不符合條 件,卻依然想方設法改年齡、造身份。有的為了方便自己經商辦企業或者個人享樂,擺脫紀律和規矩約束,假證件、假票據一應俱全。
隨著大流走捷徑——從眾、跟風心理。一些黨員干部看到有人通過造假獲得提拔、升遷、調崗,也不甘人后走“捷徑”。“別人都改,我不改不是要吃虧?”“那么 多人改了都沒事,我也要改。”有些黨員領導干部面對不良風氣害怕成為“異類”“被邊緣化”,逐漸被“投機取巧走捷徑,弄虛作假好做官”的潛規則同化,對組 織虛與委蛇,對所謂“兄弟”掏心挖肺,臺前照本宣科,私下妄議大政方針。
迫于形勢裝“兩面”——偽裝、粉飾心理。隨著反腐敗斗爭不斷深入,監督問責等各項制度日趨健全,對黨員干部的管理日趨嚴格,一些官員為了平安著陸,成為一 名“粉飾太平”的偽裝者:家里放著上億現金卻“堅持”騎自行車上班;前腳高唱“清廉自守”,后腳潛入會所大吃大喝;白天向組織拍胸脯堅決落實,晚上就在飯 局上坦白意思意思就行了……
專家指出,不管是貪婪下的主動造假,還是迫于形勢的被動偽裝,官員“造假”形形色色的心理動機歸根結底是黨性不純,信念不堅,是對紀律和規矩的漠視,讓個人欲望和僥幸心理占了上風,把“對黨忠誠”這一基本要求拋在了腦后。
3 嚴紀律,強黨性,用制度打“假”較“真”
造假,對于黨員干部尤其是有一定級別的黨員領導干部而言,它不僅觸犯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關于組織紀律的有關規定,更違背了對組織的忠誠原則,是黨性不純的表現。對這種行為,必須堅決予以糾正、遏制和打擊。
要對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黨性黨紀教育,尤其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紀律、組織紀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時刻把自身置于紀律和規矩框架之下,牢記“對黨忠誠”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步雷等專家提出,應建立干部檔案數據庫并全國聯網,即使干部異地交流也能實現查詢。改變人事檔案的“黑箱”化管理模式,加大干部基本信息的公開力度,為社會監督創造條件。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和頻次,提高造假成本。既要追究造假者的責任,更要追究檔案管理者以及授意或參與篡改、造假的相關人員的責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擦亮執 紀的火眼金睛,不被官員刻意營造的表象所迷惑;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發現涉嫌“造假”問題,立即調查、糾正,嚴肅處理。
對官員“造假”行為“較真”已成為制度性的常規工作。王岐山提出,巡視工作要與時俱進,創新方式方法,對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進行抽查。中央巡視組在 首輪巡視中就已經使用這一巡視手段——看看報告得實不實,查出來的問題和報告的情況能否反映問題線索,借此把“老虎”和“蒼蠅”找出來。
從干部自身來講,要想符合要求、監督合格,忠誠實干、守戒知止是正確途徑、最好辦法,再想依靠“造假”蒙混過關,無異于自毀前途、自投羅網。(段江衛)
編輯:曾珂
關鍵詞:貪官造假對抗調查 貪官家藏上億現金 騎車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