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那些默默消失的姓氏:曾有人姓"馬屎" 未能長久流傳
最近大熱的《羋月傳》激起了大家對先秦古姓的興趣,這個怪怪的字要怎么讀?又是什么意思?先秦古姓還有其他我們不熟悉的嗎?看起來簡單的姓氏,卻引出了這么多疑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姓氏”的發生、發展,看看那些曾經出現又默默消失的“姓氏”。
先秦時期 能擁有姓的多是貴族
早在混沌初開的傳說時代,“姓氏”就已經產生了,文獻可考的先秦古姓主要包括黃帝之子十二姓、祝融八姓等,大概有30個,其中既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姬、姜、子、嬴,也有看起來十分陌生的字,就像我們剛剛認識的楚國國姓“羋”,還有僖、姞、儇、隗等。雖然數量只有30來個,但先秦古姓中卻生僻字扎堆,要是多拍幾部先秦時期的電視劇,大家的生僻字庫容量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大家肯定都注意到了,先秦古姓這么少,這得有多少人同名呀,當時人的名又以單字為主,會不會叫聲“羋月”半條街的人都回頭呢?在這里我要告訴您,您多慮了。這一方面是由于先秦時期能擁有姓的多是貴族,庶民很少有姓;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古人名字中還有一個叫“氏”的東西。以如今而言,“姓氏”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但“三代之上,姓、氏有別”,春秋戰國以前,姓和氏可是分開的兩碼事兒。《左傳》中的一段話是對姓、氏差異最經典的解釋:“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簡單來說就是貴族生下來就有了姓,但只有有了封地才會有自己的氏。所以,只有嫡長子繼承王位、繼承姓,而其他兒子會以自己的封地為氏,可以說“氏”是“姓”的分支。就像《羋月傳》中也有出現的文學巨匠屈原,他的先祖是楚武王的兒子瑕食,瑕食的采邑在屈,后人就以屈為氏。所以屈原也是“楚之同姓”,和楚懷王同為“羋”姓,其姓名完整來說是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姓用于“別婚姻”,氏用于“別貴賤”
為什么古人要有這么復雜的“姓”“氏”兩層結構呢?因為二者的功能是不同的,姓用于“別婚姻”,氏用于“別貴賤”?!皠e婚姻”也就是說“同姓不婚”,這“同姓不婚”的原因,除了優生學的解釋,更為重要的就是通過婚姻可以結為親屬關系。我們的古人總是天真地認為只要是親戚,就一定會相互扶持,“同姓同德”已經不需要通過婚姻關系加以鞏固,而“異姓異德”要通過婚姻來結成聯盟。但隨著世代的更迭,同姓諸國間的親緣關系越發淡漠,這些所謂“同姓不婚”、“同姓相親”的原則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破壞了。魯昭公娶同為姬姓的吳國女子時尚要避諱“同姓不婚”的原則,遮遮掩掩地把她的名字改作“吳孟子”。到了晉文公公然攻打同為姬姓的衛國、曹國時,已經完全不念同姓之情了。
與同姓之間親屬關系淡漠相反,同一氏的人往往能準確地說出先祖的世系,真正做到相互扶持。外人看到他們也能知道哪個是大兒子家的后人,哪個是小兒子家的后人,也就是所謂的“別貴賤”了。對于某一家族來說,姓族是虛體,而宗族是實體,“氏”才是重要的。可能正是由于“姓”“氏”兩層結果過于復雜,而“姓”原本應有的功能被一次又一次地踐踏,所以從春秋晚期開始,“姓”和“氏”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二者趨于合一。
春秋晚期開始,姓氏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就是前面所說的“姓氏合一”,另一方面則是全民化普及。前面說到,原本姓氏都是只有貴族才有,庶族只有名而沒有姓。但到了動蕩不安的春秋、戰國時期,原本有姓氏的貴族可能已經淪落為了平民,而原本的庶族可能通過經商、做門客等方式提高了社會地位,也在積極為自己加姓。這樣一來,姓的數量一下子增多了,在類似《三字經》的漢代啟蒙讀物《急就篇》中就已經能看到單姓127個、復姓3個,比先秦時期30個左右的姓已經翻了好幾番。
因戰禍、含義不雅等原因,一些姓逐漸消失
表面上看起來,從先秦到今天,姓的數量大大增多了,但這其中有很多姓已經悄悄地不見了,這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首先,因為戰禍或其他禍端,一些姓要么人口銳減,姓氏消失,要么直接改作他姓,免受牽連。周王朝大大小小的封國不計其數,僅見于史籍記載的就有170余個,到了戰國時期僅剩下了七雄,160余個有名有姓的封國王族就失國、失姓了。到了戰國晚期,許多先秦古姓如“禿”、“儇”,已經像大漠中的時令河一樣,不知道消失在哪里了。司馬遷遭受宮刑后,他的兒子有的在馬前加了兩點水,有的在司字的左邊加了一豎,改成了馮姓或同姓,都與“司馬”家族劃清了界限。民國時期大量的滿族人改為漢姓,單單“愛新覺羅”就改成了“金”、“王”、“羅”、“艾”、“皇”等姓?,F在,我們身邊的滿族人還用滿族姓氏的已經鳳毛麟角了。
其次,由于某些姓本身的含義并不好,在使用中也逐漸拋棄了。當初庶族獲取姓氏的方式十分隨意,千奇百怪的姓都出現了,像“陶”、“屠”一類以職業作為姓氏的都很正常,但像“馬屎(矢)”一類十分不雅的姓氏不禁讓人大跌眼鏡。這樣的姓氏自然難以長久流傳,西漢末年的大司徒馬宮本姓就是“馬矢”,基本相當于現在國務院總理的大司徒怎么能姓這么不堪的一個姓呢,于是,馬宮就省去一字改為姓“馬”了。我們現在的姓氏統計中像“死”、“難”一類的姓的人口都只在千人左右,還呈遞減趨勢,也許再過上三五十年,這類姓氏也就沒有了。
再次,帝王的意志有時也會讓某一個姓消失。比如雍正皇帝認為“丘”姓是對孔圣人的不敬,就勒令天下“丘”姓改為“邱”。至于某一個小的家族因為帝王賞賜而放棄舊姓的情況就更為普遍了。
此外,少數民族也常常為了快速融入漢族文化而拋棄原本的族姓,改用漢姓。像北魏皇室從“拓跋”改為了“元”。遼代的后族看起來都姓“蕭”,其實是不同的契丹部族改為了同一個漢姓,他們原本的姓氏有“乙室”、“拔里”等等。明清以來,隨著《百家姓》的普及,更是有很多弱勢的小姓為求方便或攀親戚,就合并到大姓當中去了。我們常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實際上,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姓氏已經或即將沉淪于歷史長河中了。
迄今為止我國史籍中可查的姓要超過兩萬個,而目前仍在通用的約3000個。雖然姓氏的增減變化一直都在進行,但姓氏中蘊含的家族認同始終煥發著強大的力量。一部《羋月傳》讓我們了解了一個現今已十分稀少的古姓,而更多塵封在姓氏中的歷史掌故正等待著大家去探索,若有可能,不妨回家找找家譜,也追溯一下自己姓氏的來歷吧!
編輯:陳佳
關鍵詞:那些默默消失的姓氏 曾有人姓"馬屎" 未能長久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