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中國美術館志愿者:架起藝術與觀眾間的橋梁
從2006年起,中國美術館活躍著一支文化志愿者隊伍,致力于讓藝術走近更多的人。他們以默默的辛勞和奉獻,成為聯系美術館和社會公眾的橋梁。
如今,這支100余人的志愿者隊伍,平均每年服務觀眾6萬人次,服務范圍包括展廳導賞、教育活動等諸多方面。
崔暖華老人在中國美術館當了7年志愿者,深得觀眾好評。“記得當志愿者第一個導賞的展覽是《盛世和光——敦煌藝術大展》,當時我完全是個新手,而展品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是那么深厚。”崔暖華回憶。
為了做好導賞、服務于觀眾,崔暖華平日里不斷從報紙雜志、史書資料、研究報告里積累素材。在外參觀游覽時,看到任何可能對導賞工作有用的東西,她都會用心記下來。靠著這樣的努力,崔暖華一次次成功完成各種專題展覽的講解任務。
莊則平退休前是中學歷史教師,在中國美術館從事志愿服務多年。她十分關注青少年的美育工作,主動聯系府學小學、和平里四小、165中學、北京二中等,讓學生們一次次走進中國美術館。
“美育是心靈的教育,是提升一個人基本素質的重要途徑。希望通過我的微薄之力讓更多孩子發現美、欣賞美、弘揚美,感受藝術帶來的精神愉悅和升華。”莊則平說。
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員辛勤努力下,2013年,中國美術館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志愿服務組織工作優秀單位”,中國美術館志愿者隊伍被評為“全國美術館優秀志愿者隊伍”。
采訪中,中國美術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志愿者給美術館帶來了許多積極的改變,更多實現了美術館的功能。
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楊應時說:“通過志愿者們的導賞服務,觀眾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展覽內容,有助于激發更多人對藝術的興趣,更好地發揮了博物館的職能。”
他表示,這些年,在中國美術館幾乎所有的公共教育工作中,志愿者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在近期舉辦的“藝術的圣殿、文明的傳遞——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坊”中,孩子們在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的引導下拿起畫筆,畫出各種不文明行為,向不文明說“不”。
“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只有5、6名工作人員,每年要舉辦上百場各類活動,這一切如果沒有志愿者的奉獻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正不斷完善志愿者培訓、保障體系,讓志愿者更好發揮聯系美術館和社會工作的橋梁紐帶作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楊應時說。
編輯:陳佳
關鍵詞:中國美術館 志愿者 架起藝術與觀眾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