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早預防、早篩查成提升全民健康重要途徑
“健康中國”這一概念備受關注。就在今年9月初,國家衛計委全面啟動《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編制工作,從大健康、大衛生、大醫學的高度出發,突出強調了以人的健康為中心,通過綜合性的政策舉措,實現健康發展。
對于廣大民眾來講,面對人口老齡化、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如何進行健康管理不僅關系到個人生命,同時也關系到社會發展。
當下,注重健康教育、健康投資理念已經成為健康管理的主流,在對健康的經營管理上,預防勝于治療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早預防、早篩查、早治療是每位民眾都應當擁有的健康管理意識。
據悉,疾病從發生到結局的全過程,其中有幾個明確的階段:病理發生期、癥狀發生前期、臨床期、結局;這其中,危險因素作用于機體,再到疾病臨床癥狀的出現,有一個過程,從而為預防疾病留出了寶貴時間。
早預防、早篩查、早治療對于個人乃至社會至關重要。
中國人對健康的投入60%-80%花在了臨死前一個月的治療上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表明,在2012年,全球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多達3800萬,其中,中國占到860萬,而這其中,約有300萬人因患上某些本可預防的疾病而過早死亡。
我國2012年的腫瘤年報顯示,每年我國新發癌癥病例約337萬,死亡約211萬,如果能做到早預防、早篩查、早治療,可以預防70%以上的癌癥。
對于女性高發的乳腺癌、宮頸癌,如果能夠早檢查、早治療,治愈率可以達到90%以上。
早預防、早篩查、早治療不僅能夠提高治愈率,提升個人健康水平,同時,也能夠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達到同樣健康標準所需的預防投入與治療費、搶救費比例為1∶8.5∶100,即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就可減支8.5元,并節約100元搶救費,而中國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往往有60%—80%花在臨死前一個月的治療上。
當下技術條件已具備,民眾亟需提高疾病預防意識
要想真正告別癌癥,培養良好的預防意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遠比治療來的重要,通過正確的飲食、科學的運動和減少吸煙、酗酒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癥的發病幾率。與此同時,借助現代技術的使用進行早預防、早篩查,使得降低癌癥死亡率有了更多的條件。
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總裁韓小紅女士就曾在多次會議上講述了早預防、早篩查挽救了她生命的故事。
2005年6月,韓小紅在韓國考察時,做了一次無痛胃腸鏡檢查,回國后的第四天她受到了報告,診斷結果位早期癌細胞。正是這次“無心”的檢查,使得她有了提前治療的機會,也助力她開創了健康體檢事業,成為“中國專業體檢第一人”。
目前,我國也針對一些疾病開展了普及大眾的廣泛篩查。著名的“雙絲帶”行動,就是面向社會廣大婦女的,以乳腺癌和宮頸癌同時排查的雙癌篩查項目。
通過婦科常規檢查、陰道/宮頸分泌物檢查、宮頸脫落細胞巴氏檢查或醋酸染色檢查(VIA)/復方碘染色檢查(VILI)、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乳腺彩超檢查、鉬靶X-線檢查等診斷技術,提高了兩癌的診斷檢出率,為早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
伴隨著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等技術的發展,醫學迎來了精準時代,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了精準的疾病分類及診斷,能夠制定具有個性化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案。
典型案例為,今年年初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療計劃”,在其重點工作中就包含了:啟動“百萬人基因組計劃”、尋找引發癌癥的遺傳因素、建立評估基因檢測的新方法。
我國也于今年3月份召開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籌劃啟動精準醫學計劃,一些大的醫療機構已經在精準醫學的理念指導下,開始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為患者制訂針對性的預防、治療方案。
當早預防、早篩查、早治療已經具備了技術條件時,我們還缺少什么?——缺少疾病預防的意識。
以癌癥為例,按照中國癌癥機構的預測,中國在2020年癌癥發病率以及死亡率會分別高達400萬人次,以及300萬人次。有專家認為,之所以死亡率一直很高,這與預防和早診早治工作做得不夠完善有關。
因此,提高健康意識,注重疾病預防刻不容緩!
編輯:趙彥
關鍵詞:健康中國 建設規劃 早預防 早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