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漢文化圈中的域外漢籍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中,薛寶琴與諸姊妹閑聊時提及曾在西海沿上遇見過一個會做中國詩的真真國女子,她“通中國的詩書,會講五經,能做詩填詞”,甚至寫了一首“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島云蒸大海,嵐氣接叢林。月本無今古,情緣自淺深。漢南春歷歷,焉得不關心?”贈給薛寶琴的父親。小說固然是虛構,但是域外漢籍的研究者們,卻向我們展示了這一情節在現實中的可能性。
北京大學域外漢籍相關研究成果。資料圖片
域外漢籍是什么?
域外漢籍的出現,源自東亞各國對中華文明的向往與學習。公元七世紀的日本人,曾多有以漢字撰寫詩文者,只是因為兵燹戰亂,未能流傳下來。編成于八世紀中葉的《懷風藻》和九世紀前期的《經國集》中,就有很多模仿中國詩文的作品。這種方式遍及漢文化圈諸國,他們不僅各自都有漢文學作品,而且還相互交流、互比高低。朝鮮從宣祖四十年(1607)到純祖十一年(1811),先后向日本派遣了十二次通信使團促進兩國交往,其中有一重要環節就是朝鮮通信使與日本文人的唱和筆談,在展示本國漢文化水平的同時,也進行著沒有硝煙的“筆戰”。明神宗壽辰時,來使燕京的越南使臣馮克寬在答朝鮮國使臣李睟光的詩中,更是有“彼此雖殊山海域,淵源同一圣賢書”之句,將漢文化當作彼此共同的文化淵源。
當前,對于域外漢籍的定義,學界尚有不同的聲音,但是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張伯偉的觀點已經獲得了大部分人的認可:“域外漢籍就是存在于中國之外或域外人士用漢文撰寫的各類典籍。”張伯偉將之具體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歷史上域外人士用漢文書寫的典籍,如朝鮮半島、日本、琉球、越南、馬來半島等地的讀書人,以及17世紀以來歐美的傳教士;二是中國典籍的域外刊本或抄本,如大量現存中國古籍的和刻本、朝鮮本、越南本等,以及許多域外人士對中國古籍的選本、注本和評本;三是流失在域外的中國古籍,比如大量的敦煌文獻、《永樂大典》殘本以及其他各類典籍。
《紅樓夢》中真真國女子的作品就屬于第一類。在現實當中,寫作漢文典籍的域外人士主要為男性,不過,張伯偉研究發現,也確有域外女性用漢文寫作詩詞并留存下來,僅朝鮮半島一地,他就整理出39種女性的別集和總集。
關于第二類域外漢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慶浩等人就曾在韓國奎章閣發現《型世言》。這本小說的發現,不僅解決了小說史上懸疑多年的問題,而且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安平秋先生領導下的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在搜集、整理、保護第三類域外漢籍上的工作最具規模,并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國外所藏漢籍善本叢刊工程”。
域外漢籍成為研究漢文化圈的一個途徑
由于域外漢籍集中存在于曾經輝煌一時、化成鄰國的漢文化圈之中,研究域外漢籍,就離不開漢文化圈,甚至有人據“海上絲綢之路”而提出“書籍之路”來形容漢籍對漢文化圈的廣泛影響。而如今,域外漢籍也成為探尋東亞文明和中國文學的又一途徑。
“東亞屬于漢字文化圈。”陳慶浩說。在這個地域范圍內,過去有著相同的文化淵源,漢字曾是這一地域的通用文字,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政治和其他種種原因,越南、朝鮮、日本等國的官方停止使用漢文,但民間仍有少數人用漢文寫作。有些域外漢籍,甚至是流亡在中國的外國人所撰寫。越南國父潘佩珠流亡中國時就寫過包括小說在內的許多文學作品。這些作品,都是漢文化圈研究的一手材料。
張伯偉認為東亞文明是漢文化圈的核心,他將文學史中曾使用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東亞國家均納入了漢文化圈。“漢文化圈中不同國家人民的道德觀念、知識結構等均構建在相同的文化基礎上。”張伯偉說,“東亞文明的載體,就是今天在中國、朝鮮、韓國、日本和越南等地所大量存在的漢籍,使得我們在研究工作中所使用的文獻是超越了國別和地區的漢籍整體。”
同時,兩位學者也不約而同地認為提倡漢文化圈整體研究必須防止“文化中心主義”。采訪中,張伯偉向記者展示了幾首域外人士寫作的漢文詩,記者隨口感嘆道:“他們寫咱們的詩還寫得真不錯。”張伯偉笑起來:“你這是典型的文化中心主義思想啊。”隨之,他表示:“一定要用通達、謙虛的態度去研究各類漢文獻。要將中國與域外的漢籍文獻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尋找它們之間的內在關系,并進行比較。將域外漢籍當作觀察中國文化的‘異域之眼’,從這個意義上說,漢文化圈中的漢文獻整體,就是一種新的思考模式和新的研究方法。”
域外漢籍研究現狀
隨著時代發展,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民族主義盛行,日本、韓國、越南等地將漢文典籍當作非本位文化而忽略,國內的中文系也不具備對大量域外漢籍進行深入研究的條件,從而造成了域內看不到,域外不研究的局面,許多域外典籍都只能在故紙堆中塵封。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均有有識之士注意到了這批典籍的保護與研究,然而由于漢文化教育的斷層,各國研究力量都比較薄弱。張伯偉也曾被域外的漢籍愛好者所感動:“我們去韓國搜集漢籍資料,出版社的老板不僅給我們在價格上打折扣,免費郵寄到中國,而且還會請我們吃飯。”
值得慶幸的是,近幾年,國際漢學界域外漢籍研究呈蓬勃發展之勢,以安平秋、陳慶浩、張伯偉等學者為代表的域外漢籍研究者扛起了域外漢籍研究的大旗,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紛紛出版相關資料,建立研究機構,為域外漢籍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研究基礎。
張伯偉介紹說:“2012年6月,我曾經在臺北參加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王汎森先生在開幕式上作了題為‘漢學研究的動向’的主題演講,分別從主題、史料、工具三方面概述了十年來的新發展。其中,就主題而言,東亞是21世紀國際漢學的新動向;就史料而言,域外史料,特別是域外漢籍日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這是最讓我感到鼓舞的。”緊接著,張伯偉感慨道:“《劍橋中國文學史》序言中言明‘排除韓國、越南以及日本境內的漢文作品’,在我看來,這恰恰是我們域外漢籍研究不力,不足以被收入的表現。我們今后的工作,更應該少喊口號,多踏踏實實地研究。”(楊謐)
編輯:陳佳
關鍵詞:漢文化圈中 域外漢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