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雙11”尤須強化價格監管
繼國家發改委上周發布《關于規范網絡零售價格行為的提醒書》后,近日各地價格監管部門采取積極措施,為“雙11”期間的價格監管打預防針。如北京市發改委組織京東商城、國美在線等單位召開座談會,提醒商家不要出現虛構原價、不履行價格承諾、模糊贈送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雙11”購物狂歡在即,各大電商網站在廣告宣傳上使出了渾身解數,網絡零售企業和網店店主絞盡腦汁大搞促銷,短信、微博、微信等各色廣告鋪天蓋地,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近年來,幾乎每年“雙11”期間,都有無良網售商家打著促銷的幌子,頻使歪招,遍布陷阱。有的以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僅限今日”“今日特惠”“特價”“清倉價”“零利潤”招徠顧客;有的先大幅抬高“原價”,再以原價打折的方式誘惑、欺詐顧客;有的把顧客吸引過來就翻臉不認人,拒不履行之前作出的價格承諾……這些價格違法、價格欺詐行為不但對同行構成不正當競爭,而且引發大量消費糾紛,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敗壞了網絡零售業的形象和聲譽。
有鑒于此,中央和各地價格監管部門在“雙11”到來之前,向電商和實體經營者發出提醒書、公告書,詳細列舉虛假優惠折扣、亂用欺詐性促銷語、價格表示不真實準確、低價叫賣高價結算等多種價格違法行為,督促、引導企業嚴格遵守價格法律法規,自覺抵制價格違法、價格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種行政提醒行為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震懾力,對那些企圖在“雙11”期間以價格欺詐大發橫財的商家不啻當頭棒喝,當能起到應有的警示和監督效果。
“雙11”購物活動始于2009年,本是電商人為“制造”出來的一種消費行為,很快以其新穎便捷、互動性強等特點,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狂歡意味的消費時點。在加快經濟轉型的當下,“雙11”不但受到網友和消費者的熱烈追捧,而且符合清除抑制消費的障礙,促進消費擴大升級,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發展目標,也得到了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的積極認可與支持。
去年10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電子商務發展造就的“光棍節”,掀起了網絡購物熱潮,是消費增長的一大亮點,要以此培育新業態、新產業、新消費熱點。從去年1月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到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都體現了對電子商務經營者全力保障、悉心呵護的政策導向。相對應的,政府職能部門、監管部門也亟須大力加強網絡交易中的消費者權益保障,在“雙11”這樣的特定消費時點,更需要依法加強對網售商家的價格行為、銷售行為的監督,為消費者正常消費和依法維權撐起堅實的“保護傘”。
價格監管部門就規范“雙11”期間網絡零售價格行為發布提醒、警示,這種履職行為來得很及時,但管理和監督不能止步于提醒、警示,而應當致力于嚴格監管執法,最好能在“雙11”期間,抓幾個膽大妄為頂風作案的“現行”和“典型”,以儆效尤。職能部門可以安排專門人員巡查電商平臺,尋找違規者的蛛絲馬跡,或由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參與購物,從中發現商家價格違法的線索。
另一方面,還要充分發揮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的“耳目”作用,認真對待并嚴格依法處理消費者的舉報投訴,讓每個消費者都成為網絡零售價格行為的監督員,讓每一樁網絡銷售的價格都處在公眾監督之下,最終讓網售價格違法和價格欺詐無所遁形。(常 武)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雙11” 價格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