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中國好醫生:四毛錢處方治好病 稱“無關價錢”(圖)
原標題:醫生回應四毛錢處方:是對癥下藥無關價錢(圖)
突然出名后,文新強每日工作依然忙碌
所開藥超便宜 涉事醫生回應質疑——
“四毛處方”是對癥下藥 和價格無關
核心提示
《華商報》13日報道,西安市民王先生國慶出游后血壓一直降不下來,吃降壓藥也不管用。急診科醫生深夜開了12片白色小藥片,只用4毛2。服用后血壓降下來,也沒有再反復。其愛人劉女士表示不可思議,“我活了53歲,第一次碰見這樣的好大夫”,還將藥方及門診收費單上傳微博,引發網友熱議。
10月14日,該急診科醫生文新強對《法制晚報》記者說“沒想到”突然出名,事后很多外地病人,包括湖南的都說想來看病,被他阻止了,“我也就是一個一般的、普通的大夫”。當時開4毛錢的藥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并未考慮價格。
深度對話
“那是對癥下藥和價格無關”
法晚:請回憶下當天開藥的過程。
文新強:當時我夜班,病人和妻子一起在晚上11點多過來,掛了號,我問他病史,他說平時有高血壓,吃著一種叫氨氯地平的藥維持得不錯。十一旅游回來在家測血壓測了6、7次都覺得高。我考慮到他這次血壓高是勞累引起的,就沒有動他以前的治療方案,在此基礎上加了12片氫氯噻嗪。
法晚:出于什么樣的考慮開這個藥?
文新強:我當時主要是對癥下藥,把病診斷準確治療才能合適,并不是從價格來考慮,和價格無關。他是勞累引起的,沒有休息好血壓波動了,所以開了個短效藥見效比較快,再加上他吃著長效藥,效果也不錯,暫時的增高沒必要再加個長期藥。就好比,衣服臟了洗一下就行,沒必要換個新的。
法晚:這件事后,生活有什么改變嗎?
文新強:我當時也沒想到,一般咱們看病也沒有上過新聞媒體的,沒想到大家關注度這么高。對我們醫生來說,最主要的是對癥下藥,并不是說和藥的價錢有多大關系,有的病需要開貴的藥還是得開貴的。
“每個醫生的出發點都是救人”
法晚:怎么看待網友給你“良心醫生”這個稱號?
文新強:我覺得醫生本職就是治病救人,每個醫生想著把病人救好是最基本的出發點,治病是第一位的。其實可能幾百萬的醫務工作者平時都做著這樣的事情,我自己也沒想到會成為這個新聞人物。
法晚:報道后給你帶來什么困擾嗎?
文新強:事情報道以后,有很多外地病人給我打電話,其實沒有包治百病的藥,都要對癥下藥。有個湖南的病人說想來找我看病,我說你們湖南這么大,肯定有很多三甲醫院好多大夫,沒有必要跑這么遠,我也就是一個一般的普通的大夫,你想要這個藥我把名字發給你。并且比如短效藥也有副作用,降壓藥有6類,這個藥是其中一種利尿降壓藥,長期吃會引起低鉀,需要補鉀或者吃保鉀的藥配合,而且很多病人不能吃這個藥,比如高尿酸病人。
法晚:如何看待網上的質疑聲音?
文新強:我工作時間十幾年了,有負面評價也是正常的,個人的體會不一樣。我覺得要正確地去引導患者,相信技術,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好人。網上的評價有些還是不客觀的,我特別怕老百姓誤以為說短效藥就好或者貴藥就好,或者便宜藥就好貴藥就不對,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對癥下藥。
法晚:平時工作中遇到過跟患者的矛盾嗎?都怎么處理的?
文新強:也有,有些病人等不及,有人就會說“我是急診,咋還讓我排隊?”他可能沒考慮到大家都是急診,前面可能有比他更重的病人,病人的理解是急診號就要馬上看。一般我盡量跟病人溝通,相互體諒。
法晚:平時的急診工作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文新強:有些病人病情特別嚴重,送來也比較晚,八九十歲的老人,來的時候奄奄一息的,很緊張大家都圍上來搶救。
法晚:怎么看待“醫生收入和開藥掛鉤”的說法?
文新強:醫生首先是診斷,價格不是醫生考慮的問題,醫生考慮的是把病治好,就拿這次的病人來說,打個比方,一個人飯吃飽了,沒必要再給他上個肉或者加份飯,可能他喝點水就更舒服。
“醫患矛盾的根源是不信任”
法晚:怎么看待現在的醫患關系?
文新強:醫患關系矛盾的基礎就是不信任,有些病人總是帶著懷疑的態度,他覺得自己是消費者,懷疑你讓我做這個檢查是不是賺我錢,給我開那個貴的藥是不是要賺我錢,要相信醫生,相信大夫。沒有信任,吃虧、危險性最大的還是病人。比如病人不相信大夫不做手術的話,可能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法晚:你覺得最理想的工作狀態是什么樣的?
文新強:我自己最理想的工作狀態就是在這個崗位上平平安安的,不要因為自己的原因把病人給耽擱了,這是個底線。我剛工作的時候搶救過脾破裂的病人,里面出血外面看不出來,我當時心里特別著急,就感覺肝火攻心了一樣。最后搶救了兩個小時搶救了過來,事后我頭疼了七天。
法晚:如果未來你的孩子要做醫生你同意嗎?
文新強:他奶奶不同意(笑),因為醫生這個行業壓力太大,有時候還有一定風險性,我媽經常說我熬夜通宵上夜班,回去就是睡覺,生活好像不太正常一樣。在農村可能一年算下來晚上找你看病的病人都不多,西安跟我在縣城工作的時候都不一樣,縣城夜生活相對少,晚上病人也少。今天早上我出門的時候兒子還問我啥時候回來,能不能早點回來。
生活紀實
干急診12年 目前仍系合同工
2003年從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本科畢業后,文新強在西安市戶縣一個私營醫院工作了近4年時間,直到2007年來到位于西安市的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急診內科。在“四毛錢處方”在網絡引起關注之前,文新強在急診的工作經驗已有10余年。
這個有著12名醫生、32名護士的急診科室每天需要接診超過100名患者,急診科護士長鄭冰告訴法晚記者,急診科面對的病人比較龐雜,醫生都處于獨立上崗的狀態,就診高峰時從中午12點到下午2點,下午6點之后到第二天早上八點。“急診科風險大,就診環境也比較嘈雜,除了要細心,更要避免疏漏。”鄭冰說。
在同事的眼里,文新強平時內向、溫和、靦腆,他對自己的個性描述為“比較本分”。文新強所在的醫院醫生分兩種,一種是有編制的醫生,一種是派遣制簽合同的醫生,文新強屬于后者。記者從醫院黨委工作處了解到,目前該醫院兩種醫生工資待遇上的差別并不大,基本“同工同酬”。
本月13日,“四毛錢處方”的新聞傳遍網絡,當時這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職業病、脫發嚴重已呈現“地中海”形狀的文新強剛剛結束了14個小時的大夜班回家休息。
文新強的“四毛錢處方”在醫院同事們看來,是非常正常也很普通的事情。急診科室主任唐映利向法晚記者表示:“這次的事情,是文醫生對來看病的病人了解得比較全面。其實急診科的工作很忙很累,但是在公眾認可和同行認可里并不高,咱們急診的工作在很多人看來不如專科大腕那么牛。”
妻子同為醫生 經常見不到面
38歲的文新強是西安市周至縣人,從小成長在農村家庭。
“我老家是農村的,父母都是農民,在那邊一直生活到上學”,文新強說,“小時候看見老家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生的醫術都是‘傳幫帶’跟師傅學的或者家傳的,專業的非常少,所以當時想學醫想著能解決(村里)一些問題。”
文新強的妻子比他小四歲,也是一名醫生,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工作。兩人四歲半的兒子在幼兒園剛上中班,由于夫妻二人為同行,孩子根本照顧不過來,文新強的母親專程從老家趕來西安為他們看孩子,父親則留在村里。
“有時候我是晚上不在或者白天不在,上完夜班回去我兒子已經上學去了,等他回來的時候我又到醫院上夜班,連面都見不上,妻子也需要值班。我們倆有時候好幾天都見不上一面。”文新強說。
五年前,文新強和妻子貸款20余萬元買了一個90平方米的房子安家,每月需要還貸1000多元,要還20年。他每天坐公交車近半小時到醫院上班,每月4000元左右的收入在當地屬于中等,用他的話說,“雖然有壓力,但大家都是這樣嘛。”
文新強在網上“火”了之后,有親戚專程打電話來告訴他在廣播上聽到了他的新聞,朋友同學也打電話來問關于處方的事。“我媳婦是在微信里看到的,她就說讓我繼續好好看病,盡量小心點。”文新強笑著說。(統籌執行 /朱順忠 文并攝/深度記者 杜雯雯)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中國好醫生 四毛錢處方治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