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全國政協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傳承發展專題考察之——壯醫篇
壯醫藥 “強壯”之路在何方
少數民族醫藥是中華民族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由于少數民族醫藥研究工作起步晚,國家經費投入不足等原因,導致其發展水平仍然比較落后,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迫切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9月9日~18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傳承發展”專題考察組先后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貴州省考察了壯醫藥、瑤醫藥、侗醫藥和苗醫藥,深入了解了這四種民族醫藥的現狀、存在問題,并就其未來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委員們建議,將少數民族醫藥發展納入“十三五”規劃,加快理論總結整理,加強人才培養,建立完善標準,在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走產業化發展道路,讓少數民族醫藥在中華民族醫藥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廣西中醫藥大學醫史館,考察組成員翻閱壯醫理論著作。
白瑪(中)、張文康(右)與安阿玥參觀廣西中醫藥大學壯藥標本館。
在廣西藥用植物園,考察組成員見到了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的金花茶 本報記者:李木元攝
76歲的壯族老漢韋信輝是廣西南寧武鳴區人,最近他的氣管炎犯了,咳嗽得厲害。自行用藥10來天后,病情不見好轉。于是他到廣西壯醫醫院,醫生給他開了一周的壯藥,服完以后,癥狀好多了。
9月10日,當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傳承發展”專題考察組來到位于廣西壯醫醫院考察時,正巧遇到韋信輝前來復查。考察組組長、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白瑪問他壯藥的效果怎么樣?他干脆地回答:“有效啊!我從小就用壯藥治病,收費也不貴,我上次開藥也就花了100多元錢。”
“簡、便、驗、廉”讓壯醫揚美名
與韋信輝一樣,廣西玉林市博白縣的梁群女士也來求助壯醫。她患風濕性關節炎5年,膝關節疼痛難忍,輾轉多家醫院花費數萬元治療,效果一直不理想。通過壯醫傳統的竹罐療法,她的膝關節疼痛明顯減輕了。
“竹罐療法已有上千年歷史,對于關節炎(壯語‘駱芡’)、痛風(壯語‘隆芡’)等骨科疾病有獨特療效。該療法很方便,先用煮沸的壯藥水把竹罐加熱,然后拔于治療部位,有祛風除濕、活血舒筋、散寒止痛等功效。”廣西壯醫醫院風濕科主任李鳳珍介紹。
“費用是多少?醫保能報銷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肛腸科主任安阿玥問道。
“治療一次大概80多元吧,比較便宜,醫保能報銷。”李鳳珍說。
廣西壯醫醫院院長韋英才介紹,壯醫傳統療法很多,包括經筋推拿、藥線點灸、小針刀、火針、刮痧、刺血等多種,臨床使用廣泛。其中,藥線點灸療法還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梁綺萍與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馬鐵山興致勃勃地體驗了該療法,并建議壯醫專家進一步探究其治病機理,發揚光大。
“通過醫改,70%的壯鄉百姓可在家門口接受壯醫藥服務,壯醫門診次均和住院人均費用約為綜合醫院的80%,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自治區衛計委副主任王勇表示。
“根”實了“苗”自然就強了
壯醫已成為位于藏、蒙、維、傣四大民族醫藥之后發展較好的民族醫藥,主要是因為壯醫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醫療、教學和科研體系。
王勇介紹,截至目前,全區9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6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初步構建了覆蓋城鄉的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體系。
考察組在廣西中醫藥大學醫史館參觀時,該校校長唐農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廣西共完成了15部民族醫藥文獻的整理和多項壯醫藥適宜技術的規范化研究;出版了一批壯醫藥學術專著,編寫了一批教材;同時還對壯醫診療技法進行了較系統的整理,出版了壯醫臨床適宜技術,并在全區推廣。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王正福和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部長張文康認真翻閱了展示柜上的十幾本壯醫藥學著作,對壯醫學理論的完備程度表示稱贊。
完備的理論體系為壯醫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基礎。廣西中醫藥大學早在1986年就開始招收中醫醫史文獻壯醫方向的碩士研究生;2002年開始招收中醫學壯醫方向的本科生。
“2011年,壯醫學專業納入高等教育專業目錄,這對培養壯醫學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廣西中醫藥大學壯醫藥學院院長林辰表示。
“現在蒙醫和維吾爾醫都有了博士點,希望國家能授予我校中醫藥壯醫藥博士點。”唐農說。
考察組還了解到,2010年壯醫學已被納入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范圍。壯醫資格開考至今,共有近3000名考生參加考試,825人取得了執業或助理執業醫師資格。廣西已經編制了《廣西壯藥質量標準》并通過了專家審定,結束了壯藥沒有典籍、標準的歷史。考察組對壯醫藥的良好發展態勢表示稱贊。
民族醫藥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廣西草藥資源豐富,品種超過4600種,其中,壯藥多達2300余種。“藥材資源是民族醫藥發展的根基,應該注重開發和保護并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黃元河表示。
考察組來到了廣西藥用植物園。據園長繆建華介紹,園里保存藥用植物8900余種,藥用植物種子5000余種,藥用動植物標本20余萬份,該園被譽為“立體的《本草綱目》”。當聽說2300多種壯藥絕大多數都能在園里找到身影時,全國政協委員、海軍航空兵部原副政委馬國超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妙江感到很驚訝。
委員們在園里看到了很少聽說的馬蹄蕨、馬鞭草、羊蹄草、了哥王等壯藥材,更有幸見到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的金花茶。當聽說這個藥用植物園既可作為學生科普基地、藥農種植培訓基地,每年還能有數十萬元的旅游收入時,白瑪豎起了大拇指。
為了有效保護藥材資源,幫助藥農致富,廣西多年來大力發展林下藥材種植業。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鄧建華介紹,2014年,全區林下藥材種植面積已達130多萬畝,產值超過31億元,94萬人人均增收近1800元。
壯醫壯大需要更多給力政策
“廣西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又是面向東盟的重要通道,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自治區政府方面,都應高度重視壯醫學的發展,堅持‘請進來,走出去’,讓壯醫學為國內外人民服務。”白瑪表示。
“近年來,廣西和東盟國家人員往來越來越密切,醫療服務需求日益旺盛。但是廣西還缺少一家高水平、現代化、較大規模的壯醫醫院。”自治區醫改辦主任韓慶東呼吁,從國家戰略層面,支持建設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弘揚廣西民族文化,推動壯醫學進一步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菊芳建議相關藥企和科研單位加強合作,盡快實現壯藥新藥國家審批“零”的突破。國家層面也應給予壯藥開發一定的支持。
考慮到壯醫藥發展需要更多高層次人才,考察組建議,待時機成熟,教育部應參照蒙醫、維吾爾醫,授予廣西中醫藥大學壯醫藥博士點。
“不傳承,民族醫藥沒希望;不發展,民族醫藥同樣沒希望。”張文康認為,壯醫應在傳承保護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走產業化道路,這樣才能讓壯醫真正‘壯’起來。”張文康的建議引發了考察組所有成員的共鳴。
編輯:趙彥
關鍵詞:壯醫藥 壯瑤醫藥服務 壯瑤醫藥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