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京牌指標非法賣到6萬 買賣指標面臨諸多風險
北京巨大的汽車保有量使得二手車交易十分活躍,然而在交易背后,小客車指標作為稀缺資源也在“暗地”被交易著。按照相關規定,指標只能由指標所有者本人使用,但實際情況卻是小客車指標成為熱門交易對象,“買賣”京牌車輛指標的交易已然出現,殊不知在交易背后買賣雙方面臨著不小的風險。
京牌指標存灰色交易鏈
近日海淀法院執法局法官在執行中發現,法院查封一些被執行人名下的汽車后,卻有案外人向法院提出異議,主張車輛并非被執行人所有。
經過調查法官發現,這些案外人幾乎都是從被執行人處購買京牌指標的買標者。據了解,指標交易過程中賣標者、買標者、中間人往往會簽訂一份協議,對指標交易進行約定,而有的協議中會非常明確地將這種交易稱為“背戶”、“背車”。因指標稀缺,“背車”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從過去出借一下身份證做個登記的幾十元,已上漲到了目前的4萬元至6萬元不等。一些二手車商,甚至是部分4S店工作人員專門做起了指標買賣的中介生意,收集賣標者信息,介紹給買標者,從中牟利。這樣一來,賣標者、部分二手車商和汽車4S店工作人員、買標者,從賣方到中介再到買方,已經形成了一條京牌指標交易的灰色產業鏈。
買賣指標面臨諸多風險
“因雙方簽有書面協議,表面上看京牌指標交易讓買賣雙方各取所需,但事實并非如此。”海淀法院法官楊海超解釋道,雖然在協議上買賣雙方基本上都會寫明指標以固定價格一次性出售,不得反悔等內容,但實際上這樣的約定并不能避免風險的出現。
楊海超表示,目前賣標者、買標者、中介之間因為指標買賣出現的糾紛不斷出現,法院查封賣標者名下車輛只是其中之一。從面臨的法律風險和現實出現的糾紛來看,車牌指標交易可能給交易雙方都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而且指標交易明顯違反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賣標者應該受到處罰。所以盡管指標交易滿足了交易雙方各自的需求,但是從法律風險防范、避免法律糾紛、維護搖號公平的角度來說,這樣的交易并不可取。
■風險
車禍賠償
楊海超表示,首先身份證是個人身份的證明,賣標者將自己的身份證交給買標者使用顯然違反身份證法律制度。如果買標者肆意使用(例如亂開信用卡并透支),甚至進行犯罪活動(例如進行電信詐騙),那賣標者極有可能遭受損失,甚至可能承擔一定法律責任。
而登記在自己名下的汽車卻由別人使用,賣標者無法對汽車進行有效的控制。賣標者可能在車禍賠償、車輛保險、違法罰款、個人信用記錄等方面面臨著因為買標者的過錯甚至違法行為而遭受損失的風險。
法院查封
其次,機動車登記在一定程度上有對外公示機動車所有權的作用。有的買標者盡管是自己出資購買了汽車,但汽車登記在賣標者名下就會被他人認為汽車是屬于賣標者所有。正因如此,法院會根據登記情況查封登記在賣標者名下的汽車,即便買標者就此提出執行異議,法院也無法支持,這對買標者是最大的風險。
賣標者反悔
最后,雖然賣標者與買標者之間簽有協議,但并不能杜絕彼此之間糾紛的發生。最典型的便是賣標者反悔,要求買標者加價,額外再支付買標費用。而買標者也可能因為用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要求賣標者退還買標費用,因此雙方都面臨簽訂協議時無法預知的法律風險。
■案例
年檢時被告知
車已被查封
趙先生通過“中介”購買了他人的購車指標,一年后在年檢時趙先生才被告知車已被海淀法院查封。近日,趙先生再次來到法院提出執行異議申請,但被駁回。
趙先生出示的“北京購車指標出租(背戶)協議”上顯示,2014年6月,趙先生從曹女士手中購買了購車指標,注明為永久使用權,費用總計為5.3萬元。曹女士除出售購車指標外,還將自己的身份證原件給了趙先生。協議中還顯示“非因曹女士的原因,車輛發生的一切風險與責任承擔與曹女士沒有任何關系,包括車輛的損毀、失竊以及與第三方的人身、財產損害糾紛等等”。
據了解,今年9月份,趙先生在辦理車輛年檢時發現,車輛被海淀法院查封。目前,曹女士與他人發生婚姻家庭糾紛,法院在案件執行階段將其名下的車輛查封。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京牌指標 非法交易 二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