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一個發展和研修的平臺”
感受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的修學之風
在藏傳佛教的修行體系中,不論轉世活佛,還是普通僧人,學修都是一生的功課,沒有任何一個頭銜的光芒能勝過學識與修為帶來的威望。即便在開藏傳佛教現代學院式教育先河的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這一傳統也沒有改變。
38歲的其美土登是佛學院中級班新生,接下來的兩年將攻讀藏傳佛教中級學銜“智然巴”。人們很難想到站在40名新生堆里、身著紅黃披單的他是一位薩迦派活佛,已在法座上接受家鄉信眾頂禮30載。
教務處一級經師強巴赤來說,活佛和普通僧人是傳承藏傳佛教的兩個重要力量,他們修學的核心任務就是去檢驗、踐行佛陀的教言。“在我們眼里,佛陀不是神,而是導師。”
1987年,十世班禪大師在北京西黃寺創辦了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第一屆學員就是來自藏傳佛教地區多個教派的43名活佛。迄今,學院已培養近千名學僧,他們在傳承教義教規、參與寺廟管理、依法參政議政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自昌都的其美土登活佛很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在此之前,于8歲坐床的其美土登先是跟隨貢則寺的堪布學法,后來又赴宗薩佛學院和德格佛學院學習佛教論典。20歲主持寺廟工作后,除了要操心建寺、辦學等大小事務,他還在不斷地學習。
其美土登說自己是“農村人”。他的寺廟位于江達縣一個偏僻的大山上,周圍都是農村,沒通公路之前,一切物資只能依靠騾子和馬匹運輸。很想學漢語的他一直找不到老師,于是就設法先跟一位漢族朋友學習了拼音,然后依靠字典自學。來到北京,除了要在佛學上深造,他還對漢語、科學和法律感興趣。
比其美土登早兩年來北京學習的頂珠認為佛學院是“一個發展和研修的平臺”。頂珠是摩梭人,與藏族學僧不同,他要過的第一關是語言。在他的家鄉瀘沽湖畔的巴珠村,人們說的是摩梭語、學的是漢文,沒人懂藏文。可是要學習藏傳佛教,特別是辯經,會說藏文是前提。
這一次能在高級班招生考試中勝出,頂珠最感謝的還是他此前在讀中級班時遇到的一幫“超級學霸”。“讀書最重要的是同學,就算老師再厲害,如果同學不怎么厲害也不行,特別是我們學習佛法。老師在課堂上講一兩個小時,剩下一個小時就要互相辯論。五部大論里每個知識點都可以辯,不辯光聽是不行的。”
曾在云南民族大學獲得大專學歷的他認為同學間的辯論是佛學教育和世俗教育最大的不同點。此前在中級班就讀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辯經。幾個月前的畢業考試,學經班邀請了70名高僧與在校學員進行對辯,一辯就是一周,“激烈緊張程度無法用語言描述”。
“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教員,在家鄉的佛學院教學弘法。”頂珠說。和頂珠一樣,其美土登活佛的愿望也很單純。“就希望自己一直在出家的路上好好修行。為了寺廟,為了眾生,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開學兩周來,學員們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晚上10點半下課,一些人還會繼續在宿舍自習。與傳統寺廟的經院式教學不同,高級佛學院采取末位淘汰制度,高級班的學員每年總有一兩個學員無法獲得拓然巴學位。
十世班禪大師因明佛學院副院長、文都大寺堪布阿旺喬智是首屆高級班拓然巴學位獲得者。他認為,要順利獲得學位最關鍵的還是要學好五部大論、做好論文答辯,論文答辯是現代學院教育帶給學僧們的新挑戰,也是在僧才培養上的創新。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藏語系 高級佛學院 修學 發展 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