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永不凋零羅布麻 成就絲路古今夢想
原標題:永不凋零羅布麻——成就絲路古今夢想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1日電(張曉龍)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東緣的尉犁縣,公元前68年,西漢將領鄭吉率部在渠犁一帶積谷屯田,匈奴勢力遭到削弱,絲綢之路南北道相繼開通。
行旅過處,一種不起眼的植物在鹽堿地上頑強生長。每年5月,這種植物都會綻放出朵朵粉色的小花,花香并不濃郁,身姿也不妖嬈,但它有個聽來頗為神秘的名字——羅布麻。
當年西出玉門的使團商隊曾和道旁叢生的羅布麻間產生過怎樣的聯系,在已有的史料中并無詳細的記載,但對長期生活在羅布泊地區的“土著”——羅布人來說,羅布麻絕不僅僅是株普通的植物。
由塔里木盆地北緣蜿蜒而來的塔里木河歷史上曾多次融入東面的孔雀河,再匯到浩瀚的羅布泊的懷抱,孕育出著名的樓蘭、營盤等古代文明。如今樓蘭不再,羅布泊長期干涸,但羅布麻卻仍然在悄然生長,周而復始。
“每到5月,人們總是會趕在第一場暴雨前去摘下綻放不久的羅布麻花,采回的花瓣被小心地收藏起來,一旦有人生病,就用熱水沖服這些花瓣,大家相信羅布麻花擁有很好的藥用價值。”68歲的羅布人后代斯拉木說。
斯拉木的祖先棲居在羅布泊地區大大小小的海子間,“不食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魚為食。”過著與世隔絕的原始生活。
漁獵是早期羅布人最重要的生存手段,因此,“最好的羅布麻總是被拿來編織漁網”,其次才會用于制衣、織毯、泡澡和裝扮洞房。
除了羅布麻的花,斯拉木說:“祖輩們還會將羅布麻莖皮剝開,將里面的白絮絮子放入水中煮上約1小時,之后再用紡車加工成或粗或細的線,混合著羊絨進行紡織,厚的能織成帕拉孜(地毯),薄的則做成袷袢(外衣)。
斯拉木稱為“白絮絮子”的東西就是被麻類專家譽為“野生纖維之王”的羅布麻纖維,一種上等的紡織原料。“沒有了羅布麻,羅布人該怎樣生活?”,追憶起祖先歷經的艱難歲月,斯拉木動情地說。
斯拉木沒想到的是沒有了羅布泊。隨著羅布泊地區的環境變遷,塔里木河水時斷時來,海子漸漸萎縮,漁獵的日子難以為繼。斯拉木的前輩緣河而上,遷徙到了塔里木河畔的喀爾曲尕。在這里,入渠的河水滋養了新開墾的田地。
幾十年間,斯拉木和他的兒孫們已經適應了農耕生活,羅布人后代不僅告別了漁獵、卡盆(胡楊木小舟)和風雨飄搖的年代,也與“萬能”的羅布麻漸行漸遠,但執拗的斯拉木還是會給孫輩們講羅布麻的故事,就像父輩們用口口相傳的方式將部落、家族的記憶傳給他一樣。
羅布麻在羅布人生活中的角色已逐漸淡去,但對生活在羅布泊地區的人們而言,這株其貌不揚的植物依然是大自然給予的珍貴饋贈。每年6月底至9月初是羅布麻茶的生產期,在擁有上百萬畝野生羅布麻的尉犁縣,人們會趁著農閑來到河畔邊、堿灘上采摘羅布麻葉,將采下的葉子送到茶廠老板劉曉瞳設在各鄉的收購點后,一筆外快就到手了。
事實上,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但凡有水的地方,再荒蕪的土地也能見到羅布麻頑強地生長,絲路的興衰并不妨礙它的花開花落,一直成就著絲路商賈的夢想。
2005年,剛從部隊復員的劉曉瞳在庫爾勒市開辦了當地第一家快遞公司,4年后,他從快遞業退出,“一心想做個在當地資源性強的特色產品”。經過謹慎的思考,他將目標鎖定到了羅布麻。“尉犁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但在當時,羅布麻茶的推廣效果并不好。”劉曉瞳關注到了當時正處于快速上升期的電子商務,決定用互聯網釋放羅布麻茶巨大的市場潛力。
二次創業初期,由于資金有限,制茶師傅又難招到,劉曉瞳必須老板工人一肩挑起。殺青、揉捻、炒干……一個珠形茶的制作工藝就曾讓他連續一個月晝夜開工,每天做廢掉的茶葉就高達3噸。邁過制茶難題這道坎兒后,劉曉瞳與朋友合作在網上開設了專賣羅布麻茶的店鋪。僅僅兩年的時間,他們的網店就在全行業居于領先地位。事業的順遂轉眼間就改變了生活的境遇,劉曉瞳笑稱“羅布麻使不少人完成了人生的逆襲”。
為了促進當地電子商務發展,尉犁縣政府出臺了面向電商的“五免四優先”優惠配套政策,新建了達西電子商務創業基地。目前,37家企業、6家物流公司以及5家運營服務公司已經入駐創業基地。
兩千多年前的絲路上,人們將茶葉等貨物自東向西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東方葉子的香氣飄散在西域甚至更遠的地方;今天,一架架東行的飛機將羅布麻茶從塔里木盆地運往全國各地,在精致的青花瓷茶具里,一顆顆珠形茶在水中緩慢暈開,舒展的羅布麻葉仿若重新回到了它在絲路旁的模樣。
編輯:曾珂
關鍵詞:新疆60年 羅布麻 絲路